
见“ 旷涂 ”。
“旷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旷途”指漫长、荒凉或人烟稀少的道路,常用来形容旅途的孤独与艰辛。该词由“旷”(广阔、空旷)和“途”(道路)组成,字面可理解为“空旷漫长的道路”。
“旷途”与“旷涂”为异形词,意义相同。古籍中如南朝宗炳《明佛论》提到“佛法之旷涂”,唐代韩愈亦用“旷途绝险”形容险远之路。
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描述自然景观的苍茫或抽象层面的艰难跋涉,例如:
“他独自走在旷途上,四野无人,唯有风声相伴。”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与古籍用例,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等来源。
旷途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部首。它的拆分部首是日和山。其中,日表示太阳,山表示山脉。旷途的笔画数目为11划。
旷途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它最早出现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原文是“景公既齐,夏大叔侈于旷途。”后来,“旷途”逐渐演变成一个词语,并被引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在繁体字中,旷途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旷途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字形上有些微的差异。例如,在篆书中,旷途的形状更加古朴,筆劃更加繁曲。另外,楷书和隶书的旷途字形也略有不同,但整体风格基本保持一致。
1. 在旷途上,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2. 他不愿意走自己独自一人的旷途,希望能有朋友相伴。
3. 在这段旷途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1. 旷途漫漫
2. 旷途无际
3. 旷途行走
1. 荒径
2. 荒野
3. 茫茫未知
1. 前程漫漫
2. 有路可走
3. 明确目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