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属官的意思、属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属官的解释

属下的官吏。《韩非子·有度》:“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元寿 二年復赐大司马印綬,置属官,去将军,位在司徒上。”《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大臣有个闻见,便训诫属官,末吏有个知识,便规劝上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属官指古代官僚体系中隶属于上级长官或主要机构的辅助性官职,通常负责协助处理具体事务。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一、基础释义

“属”意为“隶属、从属”,“官”即官职。属官即从属于主官的辅助性职位,在层级上受主官管辖,协助其执行政务、管理事务。例如汉代郡守下设的郡丞、长史等皆为其属官。

二、构词与历史语境

  1. 层级关系

    属官与主官构成明确的上下级体系,如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侍郎、郎中等为尚书(主官)的属官,分掌文书、考课等具体职责。

  2. 职能定位

    属官多承担执行性工作,如清代知县的属官县丞、主簿,分管粮马、户籍等实务,而决策权仍归主官。

三、现代延伸用法

现代汉语中,“属官”一词主要用于历史或制度研究语境,描述传统官制结构。引申义可指代现代组织中直属下属的职务,但需结合具体制度说明。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属”字释义第三条“隶属;归属”及“官”字相关条目。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官制术语“属官”的制度性解释。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古代官制结构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属官”是古代行政体系中的常见概念,综合不同文献来源,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属官”指下属官吏或所属机构的官员,最早出自《韩非子·有度》中的“属官威民”。这一概念在历代官制中均有体现,如汉代《汉书·百官公卿表》提到大司马“置属官”。

二、职能与演变

  1. 职责范围
    属官主要负责特定事务的执行或辅助上级官员,例如清代六部中的“部属”官员需辅佐尚书、侍郎处理具体政务。
  2. 监察与专项任务
    部分属官由皇帝直接派遣,承担巡视、监察地方或管理专项事务(如工程监督)的职能。

三、文学中的例证

唐代至宋代的诗词中,“属官”常与个人仕途相关联:

四、制度特点

属官的任命通常由上级或中央直接决定,层级从地方县官到中央要职(如清代总督、巡抚的属官)均有涉及,形成垂直管理体系。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朝代官制细节,可参考《汉书》《清史稿》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髦颁秩别室鼻毛陈举叱骂笞谴淳雄戳灯灯草席點頭咂嘴贰郡反常翻身犯疑芬苾风矩锋铓毕露凤念凤阳焚舟亘舒乖殊观民归奉骇龙走蛇后辈子虎刺简隔皦日介慎揭载金舄决隙军佐敛发凌蔑流镝旄山陌生人漂母进饭朴儒屏风九叠千里送鹅毛凄凉青墨穷郊铨覆深拗蛇神收拊儵然肆意横行四姻九戚天全铤而走险通牓香消玉碎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