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曲突的意思、曲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曲突的解释

(1).指烟囱。 晋 张协 《杂诗》之十:“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清 蒋廷锡 《六荒诗·柴荒》:“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2).见“ 曲突徙薪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曲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词汇,本义指"弯曲的烟囱",现多用于成语"曲突徙薪"中,比喻防患于未然。《汉语大词典》将其解作"使烟囱弯曲以避火患",该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记载的寓言故事:"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来源:《汉书·霍光传》)。

从构词法分析,"曲"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弯曲";"突"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灶突",即现代所指的烟囱(来源:《说文解字注》)。这种建筑结构的改良,体现了古代防火智慧:直突易致火星四溅,曲突可改变气流方向,降低火灾风险。

在现代汉语应用中,该词主要保留在成语"曲突徙薪"中,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列为固定成语,释义为"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使用范畴已从建筑领域延伸至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成为重要的警示用语。

网络扩展解释

“曲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指烟囱
    “曲突”原指弯曲的烟囱,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晋代张协《杂诗》提到“里无曲突烟”,描述村落烟囱无烟的情景。
    • 南朝梁何逊《七召》中“曲突无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用法。
  2. 引申为“曲突徙薪”的简称
    该词常与成语“曲突徙薪”关联,意为防患于未然。典故出自东汉桓谭《新论·见征》:有人建议将直烟囱改为弯曲(曲突),并移走柴草(徙薪)以防火灾,但未被采纳,最终引发灾祸。

二、用法与例句

三、相关文化寓意

“曲突”的引申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强调在问题发生前采取主动措施,与“未雨绸缪”思想相通。其典故至今仍被引用,警示人们重视潜在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故事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新论·见征》及历代诗词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安候变卦标杆罢民跛眇蟾兔陈告成体刺面雕筵栋梁之材冬事东挦西撦斗衡芳菲非举凤函风泪眼风娲扶头卯酒杠刀呱哒莞蒻孤鸿寡鹄故客核骨花容月貌虎虎势势贿营活动椅嘉卉齑盐自守堪可廓通楛窳留后鸾咽鹤唳马乘冥显民康物阜目录衲客农晨咆哱炮头桥直弃咎清恪穷迕绮纹羣姓仁弟扇惑食肠售世数叨束发封帛说古谈今小字本瞎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