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蹻的意思、高蹻的详细解释
高蹻的解释
民间舞蹈。表演者装扮成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亦指表演高跷用的木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置丈许木于足下,可以超乘,谓之躧高蹻。”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説文》:‘蹻,举足行高也。’今舞者縳木梃於足下谓之高蹻。”
词语分解
- 高的解释 高 ā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在
- 蹻的解释 蹻 ā 同“跷”。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高蹻(gāo jué)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
舞蹈形式
表演者通常装扮成戏剧角色或传说人物,双脚踩在装有踏脚装置的木棍上进行表演,兼具行走、舞蹈和戏剧动作。这种形式常见于节庆活动,如春节、庙会等,具有娱乐性和祈福寓意。
-
表演器具
高蹻也特指表演中使用的木棍,其高度因地域和表演需求而异,部分高蹻可达1-3米,需要表演者掌握平衡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高蹻”与“高跷”为同义词,后者是现代常用写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尤为盛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高蹻一词的意思:
高蹻(gāo jué)一词指的是一种身高较高、站得比其他人高出许多的踮起脚尖的姿势,用以表示某人身体努力或者自尊心的表现。
拆分部首和笔画:
高蹻的部首是“⻊”(走部),由两个笔画构成。
来源和繁体:
高蹻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的“卿高蹻”。在繁体中,高蹻为「高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高蹻可通过「卻」和「高」两个字来表达。
例句:
他站在人群之上,高蹺着身子,显得格外威严。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组词:高蹺姿勢、高蹺起步、高蹺行走等。
近义词:高举、抬高、仰望等。
反义词:趴下、俯身、低头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