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操江的意思、操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操江的解释

(1). 明 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 江 防之事。 清 顺治 元年沿置,兼巡抚 安 、 徽 、 宁 、 池 、 太 、 广 ,驻 安庆 。至 康熙 元年省操 江 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 安徽 巡抚。因 明 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故亦有操江御史、操江都御史之称。《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苏云 直至 南京 ,写下一张词状到操江御史衙门去出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鑑 因是亦得转 南京 操江都御史。”参阅《明史·职官志四》《清史稿·职官志三》

(2).在 江 上操练兵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操 江 夜入 武昌门 ,鸡犬寂寥似野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操江”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具体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历史官职名称

“操江”作为明清两代的军事官职,特指“提督操江”,主要负责长江下游水域的防御与治安。《明史·职官志》记载,该职设立于明代中后期,隶属南京都察院,职责包括“巡视江防,稽核奸宄”,清代初期沿袭此制,后因军事体系改革逐步废除。其名称中的“操”字取“掌管、训练”之义,体现武官职司特性。

二、地理水域专称

“操江”在地方志中亦特指南京段长江水域。《江南通志·山川篇》明确标注“操江”为南京城北侧长江主航道的历史称谓,因明代水军常在此操练得名。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进一步解释,此名沿用至清中期,后逐渐被“下关江面”等通俗名称替代。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操江”词条释义、中国历史研究院公开文献《明清长江水师建置考》等权威来源,相关古籍引证源自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化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操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官职名称(明代至清初)

  1. 历史沿革

    • 明代设立“提督操江”一职,由副佥都御史担任,负责长江中下游(上下江)的防务。
    • 清顺治元年(1644年)沿袭此职,兼管安徽、江苏等地巡抚事务,驻安庆;康熙元年(1662年)裁撤操江所辖十二营,改隶总督,后设安徽巡抚。
  2. 职责与别称

    • 主要职能为长江水师训练、江防安全及航运管理。
    • 因官职特性,亦称“操江御史”或“操江都御史”。

二、军事行动(动词用法)

指在长江水域进行水军操练或布防,多见于历史文献。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操江夜入武昌门”,即描述军队在江上行动的场景。


三、引申含义(现代语境)

作为成语时,可比喻掌握某一领域的权力或技能,如“操江弄潮”。但此用法较少见,多基于民间对“掌控江湖事务”的联想。



“操江”核心含义为明代官职及江防事务,清代逐渐废止;其动词用法与军事相关,现代引申义则依赖具体语境。需注意区分历史术语与文学化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案摩包氏父子裨增诚心正意楚歌四面箠打赐鸩村言撮要怠慢点化刁哗东沙群岛风瘫粉装玉琢鼓吹瞽儿词鬼青块虹旍后师华佗回德活气开台锣鼓宽忍良节亮灼灼离痕灵凤遴委篱畔鲁菜马母墨渖内童搴取屈蠖睿武赡老舍馆声利客圣林蜃市师姑失手手推车竖褐属籍顺心熟玩书狱四务天恩祖德绨帙突围外母王谢窝里翻羡道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