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索的意思、收索的详细解释
收索的解释
索取。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况非见纳役钱人户,又须取之佗人,收索之间必不便得。”
词语分解
- 收的解释 收 ō 接到,接受: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收割。收成。麦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拢:收容。收理。收集。 结束:收尾。收煞。收
- 索的解释 索 ǒ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尽,毫无:索然无味。 单独:离群索居。 姓。 笔画数:; 部首:糸;
专业解析
"收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一、收取、征缴
指按法令或约定收回、索取(财物或欠款)。
例证:
《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官吏“收索民间马匹”。
《宋史·食货志》提到官府“收索历年积欠”。
二、搜查、搜寻
指通过仔细检查寻找目标(人或物)。
例证:
《资治通鉴》描述官兵“收索叛党于山林”。
明清小说中常见“收索赃物于密室”的用法。
使用场景说明
- 古汉语语境
多用于官方文书或史籍,强调强制性获取(如征税、缉拿)。
- 现代汉语差异
当代更常用“搜索”“征收”等词,“收索”仅见于特定方言或仿古表述。台湾地区仍保留“收索欠款”等用法。
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
- 《明清白话小说语料库》
- 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收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ōu suǒ,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核心释义:指“索取”,即要求他人给予财物或资源。例如宋代苏辙在《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中提到:“收索之间必不便得”,描述了向非纳税户索取款项的行为。
- 现代扩展: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搜寻、查找”,如例句“收索你的关爱”“收索列表”等,但这类用法更接近“搜索”的现代网络表达。
2.用法与场景
- 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官方或个体索取财物,强调强制性或非自愿性(如税收、征用等)。
- 现代应用:可指代主动搜索信息或资源的行为,如“收索数据库”“收索文件路径”。
3.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索取、征收、搜寻、查找。
- 注意: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例如,“收索”在古文中侧重“强制获取”,而现代网络用语中可能更接近“搜索”。
4.权威来源参考
- 古籍例证:宋代苏辙文献。
- 现代词典:《沪江在线词典》《查字典》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演变,可查看相关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苏拔葵比附泊位不辱使命胆欲大而心欲小导向导翊傎到雕版东海金斗鸡走狗独固戹苦防锈发孽蕃孰凤凰晒翅盖戴光地鬼针草汉刻洪细黄巾力士饯别检镜践危井屋金辔金台夕照纪颂巨指朗捷浪游亮相邻长流眄络丝虫闾葵美缺摩顶至足挠挠内耗排日溥天其乐融融寝处青蝇染白人和少嫩射官诗联四味木铁杖停摆拖累讬契万春无线电话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