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课的意思、常课的详细解释
常课的解释
(1).定额赋税。《晋书·良吏传·王宏》:“督劝开荒五千餘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明史·费聚传》:“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
(2).定额。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日作麵两石,有常课。主者窃增其数,犊至常课即止。”
词语分解
-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课的解释 课 (課) 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使
网络扩展解释
“常课”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
定额赋税
指古代政府按固定额度征收的赋税,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晋书·良吏传·王宏》提到“熟田常课顷亩不减”,《明史·费聚传》记载屯田募伍时“岁有常课”。
-
定额
泛指固定的数额或日常任务,如宋代郭彖《睽车志》描述“日作麵两石,有常课”,清代林占梅诗句“钟鱼列案知常课”也体现了这一用法。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赋税制度或日常生产生活的固定安排,如宋代陆游诗句“斜阳有常课,缓步上湖堤”中,引申为规律性事务。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常课(cháng kè)是一个词语,拆分部首是“常”和“课”,常的部首是“日”,课的部首是“讠”,常的笔画有5画,课的笔画有10画。常课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常见,常意思是经常、平常,而课则是指学习的内容或任务。
在繁体中,常课的写法保持不变,即“常課”。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常课的基本形状与现代汉字相近。
以下是常课的例句:
1. 我们每天都有常课要学习。
2. 老师布置的这个常课很有挑战性。
常课也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常课表(cháng kè biǎo)- 学生常常用来记录课程安排的表格。
2. 常课教师(cháng kè jiào shī)- 负责指导学生常规学习的教师。
与常课相关的一些近义词包括:日常课程、例行课程。而常课的反义词则是非常课或特殊课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