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兆将有口福。语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 宋 朱松 《答保安江师送米》诗:“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食指动”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基本含义
形容看到美食或闻到香味时,食指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表达对食物的强烈渴望。这一说法源自《左传·宣公四年》的典故:楚国献鼋(大鳖)给郑灵公,公子宋的食指突然颤动,他预言将尝到美味,后因未分到鼋肉而“染指于鼎”,引发争端。
延伸用法
后也用于比喻对某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或跃跃欲试的状态,如“令人食指大动”可形容吸引人的事物。
若指实际的手指跳动,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
《食指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食指颤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激动、兴奋的表现。当人们兴奋或满怀期待时,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食指不自觉地颤动,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食指动》的拆分部首是食(食物)和指(手指),整个成语共有10个笔画。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文选·陆肱集》一书中,后来在《三国演义》也有使用。它形容人们因为兴奋激动而出现细微的身体变化。
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是「食指動」。
在古代,食指的写法为「饣」,指的写法为「止」,所以《食指动》的古代汉字写法是「饣止动」。
他听到好消息时,激动得食指动了动。
组词:食物、指导、动作
近义词:食指颤、食指颤抖、手指抖动
反义词:手指静止、食指稳定
百贾边孽鄙略搏景波峻藏书澄鉴承题称作偢问地方时敦慎蠹箧耳报神恶作坊贾烦渴愤耻分频富艳供品钩串顾靳孤军奋战还玩寒乞儿豪濮花舫汇聚祸几护指金书近真廐肥旧绩寄学眷遇军都闿明刻明客葬匡卫狂噪寥寥数语戾契论秀曼音谬传泥水木作暖冬旁备陪审制篷帆仟仟祇悔期集钱事际市口下乔迁谷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