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痛和愤怒充满了胸膛。 清 伤时子 《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唐弢 《友谊的选择》:“对于这种‘血的买卖’, 鲁迅 悲愤填膺,鄙夷地斥之为‘无耻’。”
“悲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释义
指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形容因不公正或惨痛遭遇引发的强烈情感。其中“膺”指胸膛,“填”表示充满。例如:提到,当听闻敌军暴行时,“人人悲愤填膺,一致同仇敌忾”。
出处与演变
语法与用法
示例补充
注音:bēi fèn tián yīng(ㄅㄟ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悲愤填膺是形容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愤怒的心情。当人们遭受不公或不公义的待遇时,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愤慨的情绪,便可用悲愤填膺来表达。
段落 2: 拆分部首和笔画悲愤填膺的拆分为「心」(部首)和「舁」(笔画)。心部表示与情感、心境相关的含义,舁部则代表托举、举起。
段落 3: 来源和繁体悲愤填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无衣》中,用来描述受苦受难的边塞士兵的心情。在繁体中,悲愤填膺的写法为「悲憤填膺」
段落 4: 古时候汉字写法悲愤填膺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是「悲憤填膺」,这种写法更加强调了内心的悲愤之情。
段落 5: 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听到那个不公正的新闻,他的心中悲愤填膺。
组词:悲愤、填膺、愤填。
近义词:悲愤交加、怒不可遏。
反义词:喜笑颜开、心花怒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