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烈火的意思、烈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烈火的解释

[raging flames] 猛烈的火

烈火越烧越旺

详细解释

(1).引火;纵火。 汉 扬雄 《羽猎赋》:“举熢烈火,轡者施技。”《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秉鉞鹰扬,顺风烈火。” 吕延济 注:“如顺风纵其盛火。”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猛烈的火。《韩诗外传》卷三:“抱羽毛而赴烈火,入则燋也。” 唐 杜甫 《入衡州》诗:“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一》:“海风猛卷着烈火,村庄在燃烧。”

(3).比喻鲜红色。 唐 唐彦谦 《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緋桃照地春。”

(4).比喻声势大而情绪激烈的群众性行动或运动。《新华月报》1965年第6期:“人民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人民日报》1967.11.6:“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在整个地球上燃烧起来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烈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及比喻两个层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比喻意义

  1. 炽热的情感或行动
    比喻强烈的情感(如热情、愤怒)或激烈的行为。例如:“他对事业的热情如烈火般燃烧”()。
  2. 激烈的冲突或运动
    可代指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活动,如“斗争的烈火”形容社会运动的激烈程度()。
  3. 鲜红色的象征
    在文学中常以烈火比喻鲜亮的红色,如“烈火般的晚霞”()。

三、词源与文学出处


四、实际应用举例


五、总结

“烈火”既是自然现象的具象描述,也被广泛用于抽象表达,涵盖情感、冲突、颜色等多重维度。其使用场景包括文学修辞、日常比喻及历史典故,生动体现汉语的丰富表现力。

网络扩展解释二

《烈火》的含义

《烈火》是一个描述火焰强烈、猛烈的词语。它代表着熊熊燃烧的火焰,通常用来形容火势或情感的激烈、炽热。

《烈火》的部首和笔画

《烈火》的部首是火(火部),它是一个主要有关火焰的部首。《烈火》一词共有7个笔画。

《烈火》的来源

《烈火》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语中,具体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文献中。它的含义始终是与火焰相关的,代表着火势的强烈和猛烈。

《烈火》的繁体字

《烈火》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烈火」。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烈火》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它的古字形为「烈火」。

《烈火》的例句

1.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场烈火的蔓延。

2. 她的激情就像一团烈火,燃烧着她的内心。

《烈火》的组词

1. 烈火烹油:形容火势猛烈,油腾火燎。

2. 烈火烧身:比喻遇到危险,身处困境。

《烈火》的近义词

1. 熊熊烈火

2. 炽烈火焰

《烈火》的反义词

1. 微弱的火光

2. 温和的火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