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烈火的意思、烈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烈火的解释

[raging flames] 猛烈的火

烈火越烧越旺

详细解释

(1).引火;纵火。 汉 扬雄 《羽猎赋》:“举熢烈火,轡者施技。”《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秉鉞鹰扬,顺风烈火。” 吕延济 注:“如顺风纵其盛火。”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猛烈的火。《韩诗外传》卷三:“抱羽毛而赴烈火,入则燋也。” 唐 杜甫 《入衡州》诗:“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一》:“海风猛卷着烈火,村庄在燃烧。”

(3).比喻鲜红色。 唐 唐彦谦 《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緋桃照地春。”

(4).比喻声势大而情绪激烈的群众性行动或运动。《新华月报》1965年第6期:“人民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人民日报》1967.11.6:“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在整个地球上燃烧起来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烈火,汉语词汇,指猛烈燃烧的火焰,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解释,烈火指"猛烈燃烧的火",具有温度高、破坏力强的物理特性。该词常与"真金""干柴"等意象搭配,构成"真金不怕火炼""干柴烈火"等固定表达。

二、引申义项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扩展其内涵:

  1. 象征炽热情感:如"革命烈火""爱情似烈火",喻指强烈而不可抑制的精神状态
  2. 代表严峻考验:古语"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喻指检验事物本质的极端环境
  3. 描述危险境况:军事术语"穿越火线"常以"穿越烈火"形容战场险境

三、文化内涵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20修订版)指出,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常承载双重象征: • 积极层面:代表光明与净化,如凤凰涅槃需经历烈火重生 • 消极层面:警示灾祸与毁灭,如《尚书》载"若火之燎于原"

四、实际用例 现代汉语语料库显示,该词在新闻标题中的高频搭配包括:

网络扩展解释

“烈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及比喻两个层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比喻意义

  1. 炽热的情感或行动
    比喻强烈的情感(如热情、愤怒)或激烈的行为。例如:“他对事业的热情如烈火般燃烧”()。
  2. 激烈的冲突或运动
    可代指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活动,如“斗争的烈火”形容社会运动的激烈程度()。
  3. 鲜红色的象征
    在文学中常以烈火比喻鲜亮的红色,如“烈火般的晚霞”()。

三、词源与文学出处


四、实际应用举例


五、总结

“烈火”既是自然现象的具象描述,也被广泛用于抽象表达,涵盖情感、冲突、颜色等多重维度。其使用场景包括文学修辞、日常比喻及历史典故,生动体现汉语的丰富表现力。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毳白费口舌白漫漫飙飙储妃大错特错大器晚成谍诇躲婆石二人夺肥膌管榷合顺鹤台骅騄黄星慧寂兼国剪贴浇本鸡内金济难筋络晋绅纠案夸脱愧畏狼号鬼哭卢米伦徒洛灵梅华明侯僻郡钱义起起秋箭屈居群斗认影爲头鋭阵润黩扫锅刮灶骚徼收盘水波酸性染料彤墀铜浑仪退走妥干顽具完名全节文漪乌龟相随小贝效答小姑子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