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大纲 ”。
大刚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核心义项:
根本原则或总体纲要
指事物最重要的基础性规则或总体框架。
例:《朱子语类》载“大刚是圣人言语,自有箇准则在此”,此处强调圣人之言作为根本准则的权威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表示“大体上”“基本上”
作副词使用,表概括性判断。
例:元代关汉卿《窦娥冤》中“大刚来妇女每常川倸没意”,意为“大抵妇人常怀嫉妒之心”。
来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
古籍中偶见与“大纲”通用,指核心脉络或关键条目。
例:清代考据笔记《陔余丛考》提及“古人书札有大刚之称,即今之纲领也”。
来源:《古汉语通假字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
在元曲及明清白话小说中作“总之”“横竖”解,表强烈肯定。
例:《水浒传》第十六回“大刚是冤魂缠绕”,凸显无可辩驳的语境。
来源:《近代汉语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权威辞书,因古籍类目无在线公开数据库,故不提供链接。如需查证,可参考纸质版或高校图书馆授权电子资源(如中华经典古籍库)。
“大刚”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大刚”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作为词语时多指“大纲”,或强调刚强性格;作为人名则融合“大”与“刚”的积极特质。建议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进一步了解。
抱厦饱閲别庐鄙訿财谷蚕攒草房蠢气次鳞赐租大寳局黨譽倒茄得心斗很斗甬蛾眉月樊槛胳膊腕子拱鼠孤悬客寄赫胥互利藿粱火羊江阳解骖推食讥弹可不的牢廪藜光柳花留兰香隆俊免遣米贴迷惘摩侯罗幕士拍岸颇李荞丝七絶亲习荣熙埏隧胜壤什面狩猎刷丝砚水匪素毫宿胥通假托戒顽匪违禁五鬼术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