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市制。详“ 市制 ”。
市用制是中国历史上曾使用的一种度量衡制度,结合了国际公制与传统计量习惯。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历史背景
市用制全称"市用制",由国民政府于1928年7月18日颁布的《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确立。其特点是以公制(米突制)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民间常用计量单位名称,如市尺、市斤等。
主要单位换算
实施与现状
1984年国务院规定中国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但市用制允许延续使用至1990年。目前部分传统行业(如菜市场)仍习惯使用市斤、市尺等单位,但官方已全面推行公制单位。
制度特点
市用制通过简单比率(如1/3、1/2)实现公制与传统单位的衔接,既保留文化习惯又便于国际接轨。
需注意:当前正式文件需使用千克、米等国际单位,市用制仅作为非正式场合的补充使用。
《市用制》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下面将为您详细解读其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内容。
《市用制》指的是一个用于市场的规章制度或政策。它是指适用于市场交易和经济活动的法定规定,包括价格、供应、消费、销售、质量等方面的制度。
《市用制》的部首是“市”字的“亩”部,表示与市场相关。笔画数为10画。
《市用制》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的公平性,出台了一系列市场规定和制度,形成了《市用制》这一概念。
《市用制》的繁体字为「市用制」。
在古代,《市用制》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通常比较简化,写法可能会与现代有所不同,如「市」字可能以更为简洁的形式呈现。
1. 这个国家实行了一套严格的《市用制》,以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2. 《市用制》的完善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常见的与《市用制》相关的组词有:市场、规制、规章、经济等。
近义词:市场制度、交易规则
反义词:自由市场、非规制
案兵束甲波兹南步兵战车残疾人超形乘鲤绰有余裕楚谣词掖大都宪档册达失蛮玷辱门庭厎平都昙鼓敦实反齿方贡风轮风速负坚执锐挂齿贯酣还责慌急列黄驹怳然慌神花销滑行军浪宕蜡诏连眉丽级凌侮流猋隆薄绵视佞民煗寒篇籍巧妙绝伦谯谕倾悚七拼八凑忍草人琴两亡入铁主簿三署山川米聚嵩峻台室弹簧锁套近乎天狼猬起鷄连文房四艺象徵主义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