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缟衣綦巾的意思、缟衣綦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缟衣綦巾的解释

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古时女子所服。《诗·郑风·出其东门》:“縞衣綦巾,聊乐我员。” 毛 传:“縞衣,白色男服也;綦巾,苍艾色女服也。” 马瑞辰 通释:“今按 毛 传以縞衣为男服於经义未协,縞衣亦未嫁女所服也。” 高亨 注:“縞,白绢,綦巾,浅緑色围裙。”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四:“縞衣与綦巾,理我嫁时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缟衣綦巾"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描述服饰的典雅词汇,语出《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其含义与文化内涵如下:


一、词汇本义解析

  1. 缟衣

    "缟"指未经染色的本色生绢,色白而质轻。"缟衣"即用这种素绢制成的白色上衣。《说文解字》释"缟"为"鲜色也",段玉裁注:"谓绢之精白者"(《说文解字注》)。

    文化象征:白色在周代象征朴素、洁净,为平民常服之色,与贵族礼服的繁复色彩形成对比。

  2. 綦巾

    "綦"为青黑色(《说文解字》:"綦,帛苍艾色"),"巾"指下裳或蔽膝。"綦巾"即青黑色的下装。郑玄笺《毛诗》注:"綦巾,苍艾色女服也"。

    搭配意义:白上衣配青黑下装,是当时普通女子的日常服饰,色彩低调而不失庄重。


二、文献出处与语境


三、文化内涵与象征

  1. 服饰等级

    周代礼制中,服饰色彩、材质象征身份。"缟衣綦巾"属平民女子装束,区别于贵族"锦衣绣裳"(《周礼·春官》),反映社会阶层差异。

  2. 审美意蕴

    白色与青黑的搭配体现"素以为绚"(《论语》)的审美观——朴素中见高雅,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淡雅之美原型。

  3. 情感载体

    诗中借朴素服饰象征忠贞爱情,形成"衣以载情"的文学传统,如宋代朱熹《诗集传》评:"见其俭朴而心安"。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说文解字》(汉·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版。
  3.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 《诗集传》(宋·朱熹),中华书局2011年版。

五、现代引申意义

该词今多用于文学与艺术领域,喻指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或含蓄深沉的审美趣味,如钱钟书《管锥编》论"素色为至色",即承此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缟衣綦巾”是源自《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的古代服饰用语,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词义

二、出处与语境 该词出自《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縞衣綦巾,聊乐我员。”诗中男子以“缟衣綦巾”代指心仪的女子,表达对朴素衣着的爱人专一之情。

三、颜色与形制争议

四、文化内涵 这一服饰组合体现了先秦时期朴素的审美观,也反映了礼制对未婚女子服饰的规范。后世文学中常借“缟衣綦巾”隐喻淡雅、纯洁的女性形象。


注:若需了解不同注疏的详细差异,可参考《毛诗注疏》或高亨《诗经今注》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山黑水残灯剗薙侈阔传家寳大春谍士钉牢丢卒保车涤瑕蹈隙笃诚乏地方当攻罚公馆乖缪官绿龟溺蛤蟆镜患得患失惶駴皇军佳辰降赦旧姻举力开饭龛难口具枯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亮采离奇古怪柳娇花媚髦民马钱美谥儾惴凝冱逆行贫旅钤谋潜水祈子牷物岖嶔熔渣狨坐若辈世间寿安衰俗水柱书社投桃报李土梗頽叠哇喇哇喇违爽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