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什伍的意思、什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什伍的解釋

(1).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稱什伍。亦泛指軍隊的基層建制。《禮記·祭義》:“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軍旅矣。” 鄭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 孔穎達 疏:“五人為伍,二伍為什。” 唐 柳宗元 《貞符》:“然後強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為曹於險阻,用號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 藝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以為兵,連營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軍法。”

(2).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伍,十戶為什,相聯相保。《管子·立政》:“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 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雲:“五家為保,十保相連。” 張守節 正義:“或為十保,或為五保。”《後漢書·左雄傳》:“縣設令長,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續資治通鑒·宋甯宗嘉定五年》:“為之具田器,貸種糧,相其險易,聚為室廬,聯以什伍,教以擊刺,或鄉為一團,裡為一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什伍”是古代中國在軍事和戶籍管理中的基礎編制單位,具體含義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軍事編制

  1. 構成方式
    軍隊中以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合稱“什伍”。這種制度在《禮記·祭義》中被提及,鄭玄注釋為“士卒部曲”,即基層軍隊單位()。
    例如:《左傳》提到“五人為伍”,而《墨子》中“全伍為上”進一步佐證了五人士兵的編組()。

  2. 功能與演變
    什伍制度通過聯保聯責強化管理,唐代柳宗元《貞符》記載其成為君臣治軍的基礎,宋代朱弁的文獻也延續了這一記載()。

二、戶籍制度

  1. 戶籍聯保
    民間以五家為“伍”,十戶為“什”,形成相互監督、聯保的基層單位()。這種制度類似後世的保甲制,用于維護地方治安和賦稅征收。

  2. 曆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什伍制與軍功爵位結合,成為商鞅變法中“編戶齊民”的核心措施,強化國家對人口的控制()。

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延伸解讀,可參考《禮記》《左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什伍》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代人名、地名和職務名稱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什伍》的部首為“⺡”,拆分後的筆畫是9畫。

來源

《什伍》的來源較為複雜,其本意為古代秦漢時期六十人為一伍,現代對人數的計算多用六十的倍數表示。另外,什也有普通的詢問意義。

繁體

《什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什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什伍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魏晉時期,什寫作「什」而伍寫作「伍」。

例句

1. 什伍将士們奮勇殺敵,捍衛了家園的安甯。

2. 他的名字叫做什伍,是我國古代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組詞

組詞:排什伍、領導什伍、帶領什伍。

近義詞

近義詞:士卒、戰士、隊伍。

反義詞

反義詞:敵軍、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