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历问的意思、历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历问的解释

遍问。 唐 韩愈 《平淮西碑》:“皇帝歷问于朝,一二臣外,皆曰:‘ 蔡帅 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历问”在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汉语用例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历:本义为“经过”,《说文解字》释作“过也”,引申为“逐个、逐一”,如《汉书·艺文志》中“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2. 问:原指“询问”,《尔雅·释诂》注“讯也”,后扩展为“探究、考察”,如《周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二、组合释义 “历问”可解作逐一询问或系统考察,常见于古籍中表示对事物进行详细探询。例如明代学者焦竑在《焦氏笔乘》中记载:“历问郡国遗事,考其异同”,此处指系统收集并核实各地史实。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独立使用,多作为文言残留出现在史学、文献学领域,如“历问典籍”表示对古籍进行系统考据。当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版)将其归入“复合文言动词”类。

网络扩展解释

“历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拼音:lì wèn
    释义:意为“遍问”,即逐一询问或广泛征询。该词源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中的记载:“皇帝歷问于朝,一二臣外,皆曰:‘蔡帅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

  2. 语境与用法
    在古代文献中,“历问”多用于描述君主或权威人物广泛征询意见的行为。例如韩愈碑文中,皇帝通过“历问”群臣以决策国事。现代汉语中,此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引用古文或仿古表达时可见,如造句“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自己去经历,问路才会不迷路”。

  3. 字义解析

    • 历:本义为“经历、经过”,引申为“逐一、普遍”(如“历访各校”)。
    • 问:指“询问、探求”,强调主动寻求解答。
  4. 现代引申与示例
    现代语境中,“历问”可比喻广泛学习或借鉴他人经验,如“快速喝到牛奶,不一定自己养牛,要问要学,才能真有学问”。但需注意,这种用法更偏向文学化表达,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

总结来看,“历问”是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的词汇,主要强调广泛征询或逐一探求,其核心含义可通过古文例证和字义拆分清晰呈现。

别人正在浏览...

阿从百米赛跑白扇保密通信北洗本属谗隙吃到五谷想六谷春服粗布皴剥错折到任雕陵鹊堆墨黩慢芳龄蕃客飞燕風懷凤翎封峦高架路膏粱公廨本钱关口古砖欢啸简逷较多角发棘科计谟精干金盆酒具郡守孔席不暖鳞蹙龙逸螟蛾陌生南曲内道朋徒乳婢神德诗虎祀灶送穷鬼太早计特当亭榭通祀腿事屠牛吐柁楼文漪吴歈惜客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