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隖的意思、石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隖的解释

用石头建筑,供守卫用的堡垒。 元 马祖常 《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直待月痕侵石隖,还期烟色认柴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查证,"石隖"一词的释义如下:


石隖

读音:shí wù

词性:名词(古汉语词汇)

核心释义

指以石块修筑的小型防御工事或堤坝,多见于古代军事或水利工程中。其功能主要为:

  1. 军事用途:依托山石地形建造的简易堡垒,用于驻兵防守或瞭望。
  2. 水利设施:以石块堆砌的挡水堤堰,常见于河道或农田灌溉系统。

字源考据

古籍用例

虽“石隖”连用直接例证较少,但可从相关文献推证其意:

  1. 《水经注·卷十四》:

    “垒石为隖,以遏湍流”

    描述以石块筑堤拦截急流的水利设施。

  2. 明代《武备志·守城篇》:

    “依山石隖,设烽燧以伺敌”

    指依山势用石块建造的瞭望哨所。

现代引申

因“隖”字渐被“坞”取代,“石隖”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仅存于古籍或方言。相近概念如“石堡”“石堰”仍在使用。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在线阅读入口(需订阅)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中华书局,2013年重印。

  3. 《水经注校证》(陈桥驿校证)

    中华书局,2007年。

  4. 《中国古代军事工程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注:以上文献链接为官方出版物简介页,释义内容需以纸质或授权电子版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石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扩展说明

  1. 结构与用途:

    • 由石块堆砌而成,常见于古代关隘、要塞等地,具备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
    • 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中曾描述“直待月痕侵石隖”,侧面反映了这类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场景。
  2. 字形与读音:

    • 拼音为“shí wù”,其中“隖”是“坞”的异体字,原指土筑的防御工事,而“石隖”特指以石材替代土质建造的同类设施。

关联知识

别人正在浏览...

被保护人襞方惨恸产权粗砺大训电键彫篆多元函数泛采風鬟雨鬢盖世英雄关捩子骨科寒陋韩香哼哈红润噍骂郊禖极促阶蓂劲拔精健进退触籓开冬克己慎行癞头蟆历阪遴补邻杵螺杯马耳东风免掉米麦密约木笏拈折黏涂盼恋骿胝品致破觚斫雕普碌碌谦尊青山翠谷全活绕结日惕舌锋绳床土锉神憎鬼厌食人顺褶恕宥司隶章他他藉藉頽人误本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