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弹墨的意思、弹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弹墨的解释

(1).弹劾的奏章。《宋史·赵鼎传》:“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齎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

(2).工匠以墨线规划形状尺寸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弹墨是汉语传统词汇,指木匠在木料上弹印墨线以标记切割位置的操作,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弹墨(tàn mò)

指木工用墨斗在木材表面弹出直线或标记的过程。工具“墨斗”内置浸墨丝线,两端固定后拉起线绳弹击木面,留下笔直墨迹作为锯切基准线。此工艺是传统木作的核心步骤,确保构件尺寸精准。

二、古籍例证

清代《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载:“木匠们弹墨放线,预备修缮宗祠”,生动记录其应用于建筑营造的场景。明代《天工开物·锤锻》亦提及“凡造器,先弹墨定其经纬”,强调其在器物制作中的必要性。

三、工艺特征

  1. 工具构成

    墨斗由蓄墨池、线轮、墨线三部分组成,线绳经墨汁浸润后绷直弹印,形成不易脱色的基准标记。

  2. 技术要点

    需双手配合固定墨线,凭经验控制力度,使墨痕清晰平直。现代木工仍沿用此法,尤见于传统榫卯结构制作。

四、文化衍生

“弹墨”后引申为规范化标准的象征,如《朱子语类》以“如匠人弹墨,不差毫分”喻指治学严谨(卷二十九)。其工艺原理亦影响中国书画的线描技法,体现工匠精神与艺术创造的互通性。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弹墨"词条
  2. 《红楼梦》脂评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3. 《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朱子语类汇校》(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弹墨”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两种主要解释:

一、弹劾的奏章(古代政治场景)

含义:指古代官员向皇帝呈递的弹劾奏章,用于检举或指控他人过失。
来源:

  1. 《宋史·赵鼎传》记载:“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齎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此处“弹墨”指弹劾文书()。
  2. 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官员因举荐或决策引发争议时被弹劾的情况。

二、工匠的墨线规划(传统工艺场景)

含义:指工匠用墨斗弹线标记形状或尺寸,常见于木工、建筑等领域。
应用:通过墨线在材料上弹出直线,确保切割或加工的精准度()。
扩展用法:部分文献提到“弹墨”也用于服饰花纹设计,如“裙摆弹墨彼岸花”,可能借指以墨线勾勒图案(),但此用法较少见。


补充说明

  1. 词性差异:第一义为名词(文书),第二义为动词(动作)。
  2. 现代使用:当代语境中,“弹墨”一词较为冷僻,多出现于历史研究或传统工艺相关领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原文或古代工艺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背生芒刺鬓垂侧聆粗服乱头盗贩打千灯标短咏二谢泛供肥猪粉浮炭供事观试过眚骇怪河隍黑亮回纡剪辑记传积浪汲扬厥证离词礼将林荫路流湎胪唱轮直旅次弥朞摩天逆子癖王墙头诗清油邛莱区舍三惊尚飨神甫审查收摊子手照顺备宿弊同敝相济侗长投兵屠城王明完熟万紫千红无患物殉汙真柙板消熊悉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