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頭城的意思、石頭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頭城的解釋

古城名。又名 石首城 。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清涼山 。本 楚 金陵城 , 漢 建安 十七年 孫權 重築改名。城負山面 江 ,南臨 秦淮河 口,當交通要沖, 六朝 時為 建康 軍事重鎮。 唐 以後,城廢。《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 李善 注引 伏韬 《北征記》:“ 石頭城 , 建康 西界臨 江 城也,是曰京師。” 宋 嶽珂 《桯史·石城堡寨》:“六朝建國 江 左, 臺城 為天闕,復築 石頭城 于右,宿師以守,蓋如古人連營之制。” 明 高啟 《送謝恭》詩:“帆過 京口渡 ,砧響 石頭城 。”《紅樓夢》第二回:“去歲我到 金陵 時,因欲遊覽六朝遺迹,那日進了 石頭城 。” 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鈎。”亦省作“ 石頭 ”、“ 石城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建安 十六年, 權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頭 。”《晉書·王恽傳》:“既而 王濬 破 石頭 ,降 孫皓 ,威名益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報 長江 鎖開,報 長江 鎖開, 石頭 将壞;高官賤賣沒人買。” 柳亞子 《題太平天囯戰史》詩:“旗翻光復照 神州 ,虎踞龍蟠擁 石頭 。”《文選·左思<吳都賦>》:“戎車盈於 石城 。” 劉良 注:“ 石城 ,石頭塢也。在 建業 西,臨 江 。” 唐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石城 俯天闕, 鐘阜 對 江 津。” 清 周亮工 《步韻酌龔半千》:“我傍 秦淮 住,君家亦 石城 。” 呂志伊 《讀史感賦》:“降旛縱出 石城 隈,霸氣西南尚未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石頭城”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石頭城是南京的古稱之一,位于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西麓,曾是三國時期孫權在漢建安十七年(212年)重築并命名的軍事要塞。因其依山勢而建,以天然峭壁為城牆,故得名“石頭城”,素有“石城虎踞”之稱。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最早為戰國時期楚國的金陵城,東漢末年被孫權擴建為軍事堡壘。
  2. 六朝地位:作為東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的都城,是六朝時期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3. 唐代廢棄:至唐朝時逐漸荒廢,但仍是文人懷古的重要意象,如劉禹錫《石頭城》一詩描繪了其蕭瑟景象。

三、地理與戰略價值

四、現代意義

現為南京市著名曆史遺址,主要遺迹集中于清涼山一帶,被開發為石城公園,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京也因此被稱為“石頭城”,成為城市文化符號之一。

如需了解劉禹錫《石頭城》全詩解析,可參考中的文學賞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頭城》的意思

《石頭城》是指一座由石頭壘成的城池或城市。它可以用來形容外觀或結構堅固、宏偉壯觀的城市,也可以指代一座與石頭相關的曆史或文化名城。

《石頭城》的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石頭城》的部首為“石”,筆畫數為9。

《石頭城》的來源

《石頭城》一詞最早出自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小說中,《石頭城》是指故事背景中賈府的一座宏偉建築,象征着賈府的富麗堂皇和莊嚴雄偉。

《石頭城》的繁體字

《石頭城》的繁體字為「石頭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石頭城」的漢字寫作「石頭城」,多用于描述城市或建築物名稱。

《石頭城》的例句

1. 這座古城的城牆都是用巨大的石頭壘成,所以被稱為《石頭城》。

2. 他們家的房子建得像座《石頭城》,堅固安全。

3. 這個城市被譽為《石頭城》,因為到處都是用石頭建造的古老建築。

《石頭城》的組詞

石頭、城市

《石頭城》的近義詞

石城、石堡、石城市

《石頭城》的反義詞

水城、草城、木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