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噬脐无及的意思、噬脐无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噬脐无及的解释

亦作“ 噬脐莫及 ”。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明 宋濂 《谢烈妇传》:“宜急旋,稍晚,噬脐无及矣。”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倘有后悔,噬脐莫及。”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噬脐莫及。”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兵攻克,噬脐无及,尔时悔之,亦已晚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噬脐无及”是汉语中一个警示性极强的成语,字面意为“用嘴咬肚脐却够不着”,比喻事情发生后无法补救,追悔莫及。该成语源自《左传·庄公六年》记载的楚文王劝谏邓侯典故:“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汉语大词典》将其收录为“后悔时像用嘴咬自己肚脐一样来不及”,形象揭示无法挽回的过失。

从构词法解析:“噬”指用牙啃咬,“脐”即人体肚脐部位,“无及”表示来不及。三字组合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生动展现人在重大失误后的绝望状态。清代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到那时节,噬脐无及”的用例,佐证该词常用于规劝他人及时决策的语境。

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法律文书、公文报告等严肃场合,如“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恐将噬脐无及”的警示句式。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与“追悔莫及”“悔之晚矣”列为近义表述,强调该成语在书面语体中的庄重性。

网络扩展解释

“噬脐无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解析

  1. 来源与典故
    成语出自唐代高彦休的《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原指因犹豫错失良机,后泛指因行动迟缓或决策失误导致无法补救。例如明代宋濂《谢烈妇传》中写道:“宜急旋,稍晚,噬脐无及矣。”

  2. 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书面语,作谓语或定语,强调“后悔不及”。
    • 例句:
      • “若不早计,噬脐无及。”(清·褚人获《隋唐演义》)
      • 太平天国洪仁玕在檄文中也用此成语警示对手:“天兵攻克,噬脐无及。”
  3. 结构解析

    • 噬:咬;脐:肚脐;无及:来不及。
    • 字面比喻无法触及自身肚脐,引申为无法挽回的遗憾。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唐阙史》《隋唐演义》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騃痴啽呓霸王冰洁苌宏常宗呈臆创楚担笼得道肥独完返哺之恩废斥告绝孤雌寡鹤贵性果下牛合和互譌灰哑鹘突帐顜心江垠碱金属积久进读景同敬业乐羣进飨拘闭开通揆伍例题流生六欲罗合闾左密植南洋公学情寃起圣求贤丧哭伤言扎语山栀伸钩时丰疏附死肌速决琐闼素养讨人田备铁案如山玩耍无炊火五亲六眷相语下学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