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报时辰的牙牌。以象牙为质,刻字填金。其牌有七,自卯至酉七时用之。《宋史·律历志三》:“国朝復挈壶之职,专司辰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
时牌是古代中国用于报时或划分时段的计时器具,其释义及文化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时牌指刻有特定时辰标识的木牌或金属牌,常见于官府、市集等公共场所,作为统一时间标准的工具。《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标记时辰的牌子”,强调其计时功能。
二、历史沿革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城内已出现专职人员每日更换街市时牌,通过“击钲摇铃”配合时辰牌更替实现全城报时,此为时牌制度化的早期形态。《周礼·夏官》中“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的记载,可视作时牌雏形,体现古代时间管理系统的延续性。
三、使用规范 时牌运作包含三个核心环节:
四、文化意义 作为时间制度具象化载体,时牌承载着三重文化价值:
注:文献标注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9年校注本)、《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权威典籍。
“时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来源进行区分:
基本定义
时牌是古代用于揭报时辰的牙牌,以象牙为材质,刻字后填金装饰,共有七块,对应从卯时(5-7时)到酉时(17-19时)的七个时段。
功能与形制
作为传统计时系统的组成部分,时牌常与铜壶、漏箭等工具配合使用,通过更换不同时辰的牌面来标示时间。其形制考究,体现了古代对时间管理的精细化。
历史记载
据《宋史·律历志三》记载,宋代设有专门管理时辰的官职“挈壶”,时牌是当时官方计时体系的重要器具之一。
在动漫《魔卡少女樱》中,“时牌(Time Card)”被设定为具有操控一天时间的魔法牌,由角色库洛里多创造,使用时需消耗大量魔力。此含义属于虚构创作,与历史中的时牌无关联。
需根据语境区分词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计时系统,可参考《宋史》相关记载或博物馆实物资料。
挨冻受饿安民百昌瀑流弁组别鹄薜服帛诏逋叟床寝窗子楚徼春条答剌罕低等动物副页改弦易辙海滨哈喇汉易浩叹画眉石花说柳说胡牀挥发性忽若脚趾拇金椟疾首抗殿狼抗浪翁燎亮棉猴旁求博考批答平面镜破曙千古絶唱晴爽荣埶软铺铺濡沫三节人从射屏始鸠属茨睡草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舒泄私立痰喘螳螂黄雀外荒玩耽微行误拿寤思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