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苞的意思、方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苞的解释

[Fang Bao] (1668—1749) 清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徙居江宁(今南京市江宁县)。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清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圣祖康熙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入狱,后得赦。高宗乾隆间命入直南书房,擢礼部侍郎、三馆总裁。后因事落职辞官归乡。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立论大抵本程、朱学说,宣扬封建礼教。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详细解释

(1668-1749)清代散文家。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曾因戴名世案下狱,后官至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者,讲究义法,注重雅洁。《狱中杂记》等篇较有名。有《方苞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方苞”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分别指代成语和清代文学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方苞”的含义

基本解释:
指事物初露端倪或初步显露出来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尚未完全展现全貌的事物。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描述自然现象、社会趋势或创作灵感的萌芽状态,例如:“改革初见成效,如方苞待放。”


二、人物“方苞”的简介

身份: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之一,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生平与成就:

  1. 文学主张:提倡“义法”理论,强调文章需兼顾内容(义)与形式(法),追求雅洁文风。
  2.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方望溪先生全集》,以简练叙事和深刻思想著称。
  3. 经历: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牵连入狱,后官至礼部侍郎,晚年辞官归乡。

“方苞”既可形容事物初现的形态,也指向一位推动清代散文发展的文学大家。需根据语境区分具体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方苞,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植物的果实或者花蕾还未开放时的状态。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方字部首,右边是苞字部首。方字部首表示方正或四角形状,苞字部首表示花蕾。方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 在繁体字中,方苞的写法保持不变。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方字部首可以写成“⺕”或者“辶”,而苞字部首可以写成“芃”或者“⺿”。这些写法在现代汉字中已经不再使用。 一些方苞的例句可以是:“这个水果还未成熟,呈现出方苞的状态。”或者“每个花朵开放之前都会有一个阶段是方苞的。” 方苞可以与其他字组成词语,例如“方苞待放”表示植物的花蕾即将开放。“开方苞”表示花蕾已经完全开放。“方苞易落”表示果实很容易从花蕾中脱落。 与方苞相关的近义词可以是未绽放、未开放等词语。反义词可以是已绽放、已开放等词语。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随时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