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文学家 皇甫湜 与诗人 张籍 的并称。 清 赵翼 《浙二子歌赠张仲雅程春庐两孝廉》:“他年应并 坡 谷 传,此日敢将 湜 籍 比。”
“湜籍”是唐代文学家皇甫湜与诗人张籍的并称,具体解释如下:
皇甫湜(约777-835年)
唐代古文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师从韩愈,以文章奇崛著称,主张“文以载道”,代表作有《答李生书》等。
张籍(约766-830年)
中唐著名诗人,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擅长以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节妇吟》《秋思》等。
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如赵翼《浙二子歌赠张仲雅程春庐两孝廉》中“此日敢将湜籍比”,借两人类比当代文士的才华。
“湜籍”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并称,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喻义。如需更详细的人物作品分析,建议查阅唐代文学专史资料。
《湜籍》是一个古汉字词语,意指“流亡者”或“被迫离开家乡的人”。它常用于表示远离故土、背井离乡的境遇,有一种深深的乡愁和离别之情。
《湜籍》这个词的字形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湜”字的主部首是“水”,表示与水有关的意思,而“籍”字的主部首是“竹”,表示与竹子有关的意思。整个词的总笔画数是20画。
《湜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在繁体字中,它们的写法是“濕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湜籍》这个词在古代写作“濕籍”,其中,“湜”字的水部写作“氵”加“师”,表示水从师旁流淌而来的形象;“籍”字的竹部由“⺮”字和音符号“夂”组成,表示将竹子放置在一旁。
1. 他遭受政治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湜籍。
2. 虽然在外漂泊多年,他仍然怀揣着对故土的湜籍之情。
可以根据《湜籍》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组合出以下一些词语:
1. 湜泪:流亡者流下的眼泪。
2. 湜思:对故土的思念和乡愁。
3. 湜途:流亡者的旅途。
4. 湜人:流亡者。
近义词:离散、流亡、流离。
反义词:归乡、回家、留守。
卑位辩畅别産步祷不外不中参虎倒挂盗铃掩耳斗余腶脩恶稔肥实愤切富豫高谋梗莽恭承钩剔盥馈管音归于咕隆褐衣不完皇荂皇太子混汞货黩镜伏久远快信拉网理工六察龙须菜鸾鸟沦退盟兄木瓜山目注槃护旆旆平顶乞伏轻灰轻醒齐宿栖屑诠度诎抑人影儿入马庶产寺臣台灯太行山铜駞颓甍乡用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