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堠的意思、石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堠的解释

路旁记里的石堆。亦泛指用作表识的石堆。 唐 姚合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诗:“ 萧关 路絶久,石堠亦为尘。”《旧唐书·德宗纪下》:“詔 涇原 刘昌 於 平凉 会盟所收被害将士骸骨,葬於 浅水原 ,为二冢,立石堠志之,题曰 怀忠冢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石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í hòu(注音:ㄕˊ ㄏㄡˋ),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设置在路旁用于标记里程的石堆,类似于今天的“里程碑”。广义上也可泛指具有标识作用的石堆,如地界、路标等。

  2. 文化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姚合的诗作《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诗中提到“驿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沙墟阴欲暮,石堠夜能棋”,侧面反映了石堠在古代交通中的作用。

  3. 结构与用途
    石堠多由石块垒砌而成,通常立于驿道、关隘或重要路口,方便行人计算行程距离或辨别方向。这种设施在古代缺乏现代测绘工具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石堠是古代中国交通体系中兼具实用性和文化意义的标识物,既体现了古人对地理空间的规划智慧,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成为历史交通的象征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石堠

石堠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表示固定在河道或水域中的石块、石坝或石壁。它由“石”和“堠”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石”字是一个单独的字,它的部首是石,并且它的笔画数为五画。

“堠”字的部首是土,并且它的笔画数为十二画。

来源

《石堠》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山海形势训》中,用于描述固定河道的石块。在古代,人们常常利用大块的石头来修筑河堤,以保护河道不被水流冲刷。

繁体

繁体字的“石堠”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虽然“石堠”这个词在古代出现,但具体的古代写法并未记录下来。然而,我们可以推测它应该是由类似的字形所组成。

例句

1. 长江的石堠固定住了河床,使水流平稳而不泛滥。

2. 这片水域的石堠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组词

1. 石屋 - 用石块建造的房屋。

2. 堠岸 - 河岸上的石坝或石墙。

3. 堠管 - 灌溉系统中用于固定水管的石块。

近义词

1. 石碇 - 用以固定船只的石块。

2. 石障 - 类似石堠的结构,用于挡住水流。

反义词

1. 河水 - 与石堠相对,指代流动的水体。

2. 池塘 - 无石堠的人工水体。

别人正在浏览...

百溢白玉莲花杯獘窦鄙计成真重版重规叠矩春官氏除涂慈壼从赋大耳翁大谷待漏刀术跌折顶梁柱丢盹东食西宿蹲窝丰干覆被浮景盖世之才孤寡不谷桂父鬼侯怀民肩峰讲帐检制骄君唶唶介决衿契九芒鴂舌聚观苛役哭丧着脸临邛涤器懋敬猛毅木尺虐烈劈风斩浪千叶莲倾语歙漆阿胶饰观授记铄金点玉死水微澜琐贱铜松土黄消弃泄露天机悉率心浮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