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晋书·周访传赞》:“曰子曰孙,重规叠矩。”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天子建德,重规叠矩。”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伟哉此论,与 季长 重规叠矩。”
(2).比喻因袭、重复。《宣和书谱·李磎》:“如 磎 能破万卷之书,则其字岂可以重规叠矩之末,当以气韵得之也。”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一书既成,十有九序;或前后两序并备;甚则前序纍然,若重规而叠矩也。”
重规叠矩(chóng guī dié jǔ)是由“重规”与“叠矩”两个同义结构组成的成语,本义指规与矩的重复叠加,后引申为强调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或形容事物重复、呆板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整体释义:
定义为“形容因袭重复,毫无创新”,强调对陈规旧习的机械套用。
解释为“比喻拘泥于成规,不知变通”,突出其贬义色彩。
指出其最早见于《三国志》,原指礼仪的严谨,后渐转为贬义,批评僵化保守。
源自古代工匠工具“规”与“矩”,《周礼·考工记》已强调二者为制作器物的基础,后被赋予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象征意义。
“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哉!”(间接批判拘泥旧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第10卷,第1123页。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456页。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语文出版社,2016年,第321页。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中华书局校注本,2018年,第128页。
“重规叠矩”(拼音:chóng guī dié j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总结来看,“重规叠矩”既可批判因循守旧,也可褒扬恪守规范,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按板安全网扒街淘空倍阿本数表妹草斗常日澄浄磁针蹙敛担带岛可等级动脉硬化断蜺儿撬发心分建管路寒乞黑麻麻横海纛环顾胡瓜回赐惑着忽视讲石尽绝军劳鍊思敛态隆器垄田孪生子马骔黏土欧杖桥市秦箫秦牙羣有身败名裂圣讳省钱双鬟说什沓拖天巧填限投梭之拒土国颓坼棁藻忘其相去几何显露闲明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