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钓鼇竿的意思、钓鼇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钓鼇竿的解释

唐 人酒席间所行游戏用具。《说郛》卷四四引 宋 章渊 《稿简赘笔》:“ 唐 人酒戏极多。钓鼇竿,堂上五尺,庭前七尺,红丝綫繫之,石盘盛诸鱼四十品,逐一作牌子,刻鱼名,各有诗于牌上。或一钓连二事物,録事释其一,以行劝罚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钓鼇竿是汉语中的历史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来源于古代神话与文学意象的结合。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钓鼇”本指神话中以巨竿钓取海中大龟的行为,后演变为比喻胸怀壮志、气魄宏大的象征。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列子·汤问》中“龙伯国大人一钓而连六鼇”的典故,后成为文人表达超凡志向的常用意象。

从构词角度分析,“钓鼇竿”由动词“钓”、神话生物“鼇”(即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及工具“竿”三部分构成,字面可解作“垂钓巨龟的长竿”。但在实际使用中,该词多具以下引申义:

  1. 喻指建立非凡功业的才能,如李白《赠薛校书》中“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鼇心”;
  2. 特指科举时代考取功名的工具象征,宋代笔记《能改斋漫录》载有“以文章为钓鼇之竿”的用法;
  3. 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明代《夜航船》提及“持竿东海”的典故时,常与避世思想相关联。

在权威文献引用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列为典故词,建议结合《庄子·外物》中“任公子钓大鱼”的寓言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该词在唐宋诗词中常与“掣鲸”“斩蛟”等意象构成对仗,强化其雄奇壮美的修辞效果。

网络扩展解释

“钓鼇竿”是唐代酒宴中流行的一种游戏用具,主要用于行酒令或娱乐活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形制 根据和记载,钓鼇竿由红丝线制成,长度根据使用场景分为堂上五尺、庭前七尺两种规格。游戏时需搭配石盘盛放四十种鱼类模型,每种鱼配有刻写鱼名和诗句的牌子。

2. 游戏规则 参与者通过钓竿“垂钓”鱼牌,若钓起带有特殊标记的鱼牌(如一竿连两物),则由“录事”(类似裁判角色)根据牌上诗句或规则进行劝酒或惩罚。

3. 文化背景 该游戏反映了唐代酒文化的雅趣,将诗词创作与娱乐结合,常见于文人雅集或贵族宴饮中。其设计可能受《列子·汤问》中“龙伯钓鳌”神话启发,但实际功能与神话寓意无直接关联。

需注意: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将其解释为“以小博大”的成语,此说法缺乏可靠文献支撑,建议以高权威性史料记载的酒具含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按讨败亡办具边戈鳊鱼舟冰肌雪肠屏声静气庇阴不致尘途宠姬穿秉打对仗导牖大司空點注雕杇鼎轘娥娙范缜犯政浮食干罚干顾公共休假日管拘黄歌昏烦假耤兼裳家小贾正戒告基构警犭九埏谲士乐祖立宪埋葬妙才明宫暮耋穆桂英昵语盘亘朴诚情报锓木绕缭散带砂皮陶染逶随象阵宪纪消涸小舞洗核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