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人酒席间所行游戏用具。《说郛》卷四四引 宋 章渊 《稿简赘笔》:“ 唐 人酒戏极多。钓鼇竿,堂上五尺,庭前七尺,红丝綫繫之,石盘盛诸鱼四十品,逐一作牌子,刻鱼名,各有诗于牌上。或一钓连二事物,録事释其一,以行劝罚焉。”
“钓鼇竿”是唐代酒宴中流行的一种游戏用具,主要用于行酒令或娱乐活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形制 根据和记载,钓鼇竿由红丝线制成,长度根据使用场景分为堂上五尺、庭前七尺两种规格。游戏时需搭配石盘盛放四十种鱼类模型,每种鱼配有刻写鱼名和诗句的牌子。
2. 游戏规则 参与者通过钓竿“垂钓”鱼牌,若钓起带有特殊标记的鱼牌(如一竿连两物),则由“录事”(类似裁判角色)根据牌上诗句或规则进行劝酒或惩罚。
3. 文化背景 该游戏反映了唐代酒文化的雅趣,将诗词创作与娱乐结合,常见于文人雅集或贵族宴饮中。其设计可能受《列子·汤问》中“龙伯钓鳌”神话启发,但实际功能与神话寓意无直接关联。
需注意: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将其解释为“以小博大”的成语,此说法缺乏可靠文献支撑,建议以高权威性史料记载的酒具含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