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恼怒的脸色。 许杰 《谈讽刺》:“漫骂系恶脸相加,对对方并无善意。”
"恶脸"在现代汉语中特指凶狠、不友善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强调通过神情传递敌意或威胁感。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指面部呈现的愤怒、凶恶表情,常伴随皱眉、瞪眼等特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45页。
引申为对人表现出排斥、冷漠或敌对的态度。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8卷,第102页。
组合后强调通过面部外显的负面情绪,属偏正结构复合词。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30页。
如:"他摆出一副恶脸,吓得孩子不敢说话。"(体现威慑性)
多见于小说中刻画人物冲突,例如:"恶脸相向""恶脸相对"。
例证:鲁迅《彷徨》中"忽然摆出恶脸,大声呵斥"的用法。
词汇 | 差异点 |
---|---|
凶相 | 侧重长相凶恶,程度更深 |
冷脸 | 强调冷漠疏离,非必然凶狠 |
怒容 | 仅指愤怒表情,不含敌意属性 |
注:现代语境下,"恶脸"使用频率较低,多被"摆臭脸""板着脸"等口语化表达替代,但书面语中仍保留其文学性。
“恶脸”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恶脸”指脸上表现出严厉、愠怒的表情,形容态度不友好或生气的样子。该词由形容词“恶”(表示恶劣、不友善)和名词“脸”(指面部表情)组成。
核心语义:
表示恼怒、生气的脸色,常用于描述因不满或冲突而展现的敌对态度。例如:“恶脸相加”指用恶劣的脸色对待他人。
语境应用:
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如作家许杰在《谈讽刺》中提到:“漫骂系恶脸相加,对对方并无善意”,强调用负面情绪表达敌意。
发音与结构:
拼音为è liǎn,注音符号为ㄜˋ ㄌㄧㄢˇ。其中“恶”在此处读作第四声,强调负面含义;“脸”指面部表情的整体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应用。
挨挨拶拶爱不忍释爱恋白士扮戏子部发不极不知所以斥逻充值鉏剗春帝到底动轮腶修对景多僻额支防封绯红风义改移榦世诰封夫人梗澁隔音符号贵冠履轻头足古篆厚诬经筵晋阳之甲襟襼进众酒底峻伟两刃矛刘琨挛索露蔓谩与駡嚷敏茂摸棱两可濆沦掊冒欠债歧母驱率氄毳时时刻刻他年贪懫投箠退财穨替脱使娲娥微验相促相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