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对利的意思、对本对利的详细解释
对本对利的解释
所得的利润或利息,与本钱相等。
词语分解
- 对本的解释 利润或利息跟本钱相等 详细解释.对着本子。本,泛指书卷、画幅等。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僧道科目》:“念经、读经之异,疑为背诵与对本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应搜访到古画
- 利的解释 利 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
专业解析
"对本对利"是一个汉语商业和金融领域的俗语,其核心含义是指本金和利息相等,即利息的数额达到了本金的数额。它常用于描述高额利息或投资回报丰厚的情况,强调收益与投入持平甚至翻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 本: 指投入的原始资金、成本或本金。
- 利: 指通过本金产生的收益、利润或利息。
- 对本: 利息(或利润)的数额等于本金的数额。
- 对利: 在此语境中与“对本”结合使用,共同强调“本利相抵”或“本利相等”的状态。
- 综合: “对本对利”整体指利息总额等于本金总额,相当于实现了100%的回报率(即翻倍)。例如,借出100元,收回时连本带利共200元(本金100元 + 利息100元),即可称为“对本对利”。
二、词源与使用场景
该词源于传统商业和民间借贷活动:
- 高利贷语境: 常用于描述利率极高的借贷关系,如“三分对本对利”指月息30%,十个月即可实现本利相等(利超本)。
- 投资回报: 形容某项投资获得翻倍收益,如“这笔生意做到了对本对利”。
- 风险警示: 提醒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如“对本对利的买卖,风险也大”。
三、常见误解辨析
- ≠ 本利合计: “对本对利”特指利息部分等于本金,而非本息总和(后者称为“本利和”,即本金 + 利息)。
- ≠ 固定利率: 不特指某种利率形式,而是强调结果(利息额 = 本金额)。
四、数学表达
若本金为 $P$,利息为 $I$,则“对本对利”满足:
$$
I = P
$$
此时本利和 $S$ 为:
$$
S = P + I = 2P
$$
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 《中华金融辞库》,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对本对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在不同权威来源中较为一致,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duì běn duì lì
- 释义:指获得的利润或利息与投入的本钱相等,即回报率为100% 。例如,若本金为100元,最终收益也为100元,则称为“对本对利”。
其他补充说明
-
词源与用法
该词常见于经济或商业语境,强调收益与成本的平衡关系。例如,作家沙汀在《淘金记》中提到“一个对本”,即指利润与本金相等的情况 。
-
可能的引申含义
个别低权威来源(如)提到“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对利益问题谨慎处理”,但此解释未得到高权威资料支持,需谨慎参考。
“对本对利”主要用于描述经济活动中收益与本金相等的状态,是传统汉语中表达盈亏平衡的典型说法。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查阅《汉语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实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白酇北宫秉鉴查封鼚鼓轩舞肠衣谗挠储集淳粹旦明淡食颠舛底止恩覆風潮風蟲丰烈丰上锐下腹心蠹干肃告止幡恒德泓浵祸发齿牙火舫剑化骄假瘠贬吉皇积极性镜台惊醒禁止机势伉健克架可异拉拉姑狼顾劳烈敛祸咧扯;咧嘴猎鹰黧面灵鸡匹俦平光磬地情热屈礼忍口伤员诵习素丞相绥定素结损害调理阴阳韦素现成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