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事。谓一同参战。《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 楚 可败也。”
“同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但核心指向共同参与或协作的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共事或一同参战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此处“同役”指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同一场战役,但缺乏统一指挥和协作。
引申义为共同承担某项任务或职责,强调协作关系,例如古代士兵被分配到同一岗位执行任务。
现代语境中的延伸
现代用法较少见,可理解为“相同条件下的协作”,如工人被分配到同一生产线工作,但此解释多见于非权威来源。
建议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进一步了解古汉语用法。
《同役》是一个成语,形容在同一个年龄段进行相同活动的人群。表示人们共同经历或参与同一种活动。
《同役》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和“彡”,拆分出的笔画数为4。
《同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原句为“同室异梦,同役殊军”,意为在同一个房间里做着不同的梦,参与相同军队却有不同的命运。
《同役》的繁体写法为「同役」。
在古时候,汉字《同役》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写作「同異几」。
1. 我们是同班同学,同役多年,关系非常密切。
2. 这个项目集结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他们是同役的志同道合者。
同班同学、同乡、同行、同事等。
同龄、同年、同辈等。
异役、异路、异类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