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 官名。掌丈量、营造和制定祭献之数。《周礼·夏官·量人》:“量人,掌建国之灋,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凡祭祀饗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仪礼·大射》:“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 郑玄 注:“量人,司马之属,掌量道巷涂数者。”
(2).谓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 宋 叶适 《<覆瓿集>序》:“殆见事太明,量人太尽而然歟!”
“量人”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周代设置的官职,隶属于夏官,主要负责丈量土地、规划建筑(如城郭、宫室)以及制定祭祀等活动的规格标准。例如《周礼·夏官·量人》记载其职责包括“掌建国之灋,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等。
指以自身标准苛责他人,带有贬义色彩。如《楚辞·离骚》中“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宋代叶适《<覆瓿集>序》也提到“殆见事太明,量人太尽而然欤”。
《量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评估某人的能力、品质或价值”。在这个词中,量的意思是衡量或评估,人指的是具体的个人。
《量人》这个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量和人。其中,“量”的部首是“里”,三画,“人”的部首是“人”,两画。
《量人》一词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易经》。在《易经》中,有一句话是“量其道而行之”,意思是衡量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后再行动。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量人”,表示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或品质。
《量人》的繁体字是“量人”,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量人》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写法是“量⼈”,其中,“量”的上面有一个点,表示“尺寸的度量”,下面是“丶”,表示“小的量度单位”;“⼈”的上面是“亻”,表示“人”的旁边。”
1. 为了公正地评估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我们需要量人的能力和贡献。
2. 这个考试的目的是量人的知识掌握情况,不仅仅是分数。
量力而行、度人度己、人尽其才、人不可貌相、人杰地灵
衡量、评估、考察、评价
不问青红皂白、凭空臆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