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魂质的意思、魂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魂质的解释

灵魂与实体。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夫浩浩元气,造起天地。天者一物之魂质也,人者亦一物之魂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魂质"是汉语中具有哲学与人文内涵的复合词,该词由"魂"与"质"两个语素构成:

一、词源解析

  1. "魂"在《汉语大词典》中指人的精神本体,《说文解字》释为"阳气也",《礼记·郊特牲》记载"魂气归于天",描述其非物质存在特性。
  2. "质"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物质实体与本质属性双重含义,《论语·卫灵公》"文质彬彬"即强调本质与形式的统一。

二、现代语义 作为合成词,"魂质"常见于宗教学与哲学论述,指代灵魂的本质属性,包含三重维度:

  1. 本体论维度:区别于肉体的精神实体,如《中国哲学史》所述"形神之辨中的精微之气"
  2. 认识论维度:构成人格特质的核心要素,《心理学大辞典》将其类比为"自我意识的心理基质"
  3. 价值论维度:传统文化中"三魂七魄"说的现代阐释,《道教文化研究》指出其承载道德记忆的功能特征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未单列词条,其使用多见于学术著作对传统概念的转译,实际运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魂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词义
    指灵魂与实体的结合,强调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其中“魂”代表灵魂、精神或事物的内在本质(如民族魂、诗魂);“质”指事物的根本特性或实体(如本质、物质)。两者结合后,常用于哲学语境中描述存在物的灵性与物质性统一体。

  2. 哲学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夫浩浩元气,造起天地。天者一物之魂质也,人者亦一物之魂质也。” 此处将“魂质”用于阐释天地与人类同源,均是由“元气”构成的精神与物质统一体,体现其“万物同源”的哲学观。

  3. 构词解析

    • 魂:既指人的精神意识(如“神魂颠倒”),也引申为事物的人格化精神(如“花魂”“诗魂”),或崇高精神象征(如“国魂”)。
    • 质:哲学范畴中表示事物的根本属性(如“本质”“变质”),与“魂”形成互补关系。
  4. 应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哲学讨论或文学创作中,用于强调事物兼具精神内核与物质载体的特性。例如描述文化遗产时,可能用“魂质”指代其精神价值与实体存在的双重意义。

需注意,该词属于较为生僻的书面用语,日常交流中更常用“精神实质”“本质与灵魂”等替代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同归半明半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般旋剥漶襃序避亲捕取恻然惩乂齿籍充干冲和踹街马啖龁倒失堕甑不顾蛾术发科打趣房灵逢时釜砾该死高晓声格律诗更新横命秽囊燋鲠娇娆鲛室解霜雨精确及溺呼船酒席寇抄老狯辽东豕履冰屡盟麦芽没本营生孬包溺爱佞人骑京鱼犬马之养善报商串沈檀射雉谥谱时彦谈容娘妄庸文郎文气萧梢小狭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