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本的意思、通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本的解释

(1). 清 制,外官通过通政司送给内阁的奏章。参阅《清会典事例·内阁·进本》

(2).指整部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害病岂非苦事?不,至少在书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本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种专业释义,均与古籍文献的版本形态相关:

一、核心释义

  1. 指未经删节的完整版本

    指保留原著全部内容的书籍版本,与“节本”“删节本”相对。例如《四库全书》编纂时,将收录的典籍分为“通本”(全文收录)与“节本”(部分删减)两类。

  2. 特指装订成册的线装书形式

    在古籍版本学中,“通本”指装订为完整册页的书籍形态,区别于散页或未装订的稿本。明代藏书家毛晋在《汲古阁校刻书目》中标注部分文献为“通本”,即指已装订成册的流通本。


二、古籍例证


三、现代延伸用法

在当代文献整理中,“通本”仍用于指代未经删改的底本。例如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凡例中说明:“以武英殿本为通本,参校宋元旧刻”,即选用殿本作为校勘基础的全本。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籍整理术语汇释》(岳麓书社)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影印本)
  4. 《书林清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古籍版本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通本”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

一、清代行政制度中的公文流程(主要义项)

指清代地方官员通过通政司(中央文书处理机构)递交给内阁的奏章。这一流程在《清会典事例·内阁·进本》中有明确记载,属于清代行政文书传递的规范程序。

二、书籍领域的泛指用法

指整部书或完整典籍,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提到“背通本”,即指背诵整部书籍。


补充说明

  1. 现代使用: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场景,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
  2. 注意区别:不要与“普通本科”缩写混淆(如中的“普通本科生”属于现代教育术语的语境借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纻辞办纳半子迸笋变俗鷝鴋不露神色昌言无忌迟违赤蟹当班貂鼠蹀舞叠踵东閤董卓断层山端午索钝口拙腮耳屏番来复去附媚钢条环堵家宰劫掳记府惊世绝俗精藴赍怒濅淫集矢之的救挽狂风怒吼连陌六耳笼笯龙骞买醉妙不可言妙弹藐视靡达目笑年报炮墩片鳞碎甲日近长安远生疏沈抑诗启司马树素人踏板贪官堂赠题结同工同酬偷风西门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