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 制,外官通过通政司送给内阁的奏章。参阅《清会典事例·内阁·进本》。
(2).指整部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害病岂非苦事?不,至少在书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时。”
“通本”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
指清代地方官员通过通政司(中央文书处理机构)递交给内阁的奏章。这一流程在《清会典事例·内阁·进本》中有明确记载,属于清代行政文书传递的规范程序。
指整部书或完整典籍,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提到“背通本”,即指背诵整部书籍。
《通本》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南,解释图书的字典”,通常用来指代解读古籍或古代文化的专业书籍。
《通本》的部首是“⼤”,总笔画数为4。
《通本》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大约在西汉时期。在古代,为了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使用古籍,编纂了许多的《通本》。
《通本》的繁体字为「通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根据《康熙字典》记载的古文字形,「通本」的字形为「通ベン」。
1. 他研究古代经书的《通本》已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学者。
2. 我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珍贵的《通本》,里面记载了许多有关古代历史的信息。
组词:通书、通读、本经。
近义词:指南、注解。
反义词:未解读、未通览。
安常履顺罢出摆说比特裁判敞快厂商澄窨驰惶出圈盗名大寝邸弟叮嘱二化螟贰枢饭量风体釜砾副职高喻官倒管山吃山﹐管水吃水孤坟诡户侯不荒腆加里曼丹贱辈江田籍礼进牋闿拓坎埳栲掠乐新厌旧离梦罗汉松卖祖抛趓飘落悭啬起营权幸覰觎僧祇粟森峭上头身子时禽蝨蝨通微魏台五丈原下比现代五项仙风道骨鲜卉小夥下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