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端午索的意思、端午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端午索的解释

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綵繫,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端午索”是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定义

端午索指端午节期间用彩色丝线、布条或绳索制成的装饰物,主要用于驱邪避凶。古代儿童常将其系于颈项、手腕或脚腕,称为“项索”或“长命缕”。

文化内涵

  1. 驱邪祈福:古人认为五色丝线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具有辟邪作用,系端午索可保佑平安。
  2. 节日装饰:多用红、黄、蓝、白、黑等鲜艳色彩编织,增添节日氛围。
  3. 历史渊源:明代文献《帝京景物略》记载,端午索上常悬挂钱币、锁形饰物,寓意锁住健康与福气。

相关习俗

端午索与“五色丝线”“长命缕”等习俗同源,属于端午节驱毒避邪传统的一部分,其他类似习俗还包括挂艾草、佩香囊等。

注意

低权威性网页提到“端午索”有“索要财物”的负面含义,但此解释缺乏广泛认可,建议以传统习俗释义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端午索这个词是指端午节期间的活动,主要是在江河等水域中进行的龙舟赛。它的拆分部首是⺮和糹,总共有15画。 端午索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相传是为了追念屈原,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为他忠于国家,最终被流放并投江自尽。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人们开始在江河中撒下粽子,划着龙舟来捞取他的尸体,这也形成了后来的端午竞赛活动。 在繁体字中,端午索的写法为「端午索」。 在古时候汉字中,端午索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目前流传下来的文字中常见的写法是「端午索」。 以下是端午索的例句: 1. 端午节当天,我们全家一起去看龙舟比赛。 2. 参加端午索活动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端午索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暂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