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环堵的意思、环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环堵的解释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环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1.形容居室狭小简陋

指四周环绕着土墙的简陋房屋,通常用来强调居住环境的朴素或贫困。例如《礼记·儒行》提到“环堵之室”,《淮南子》也形容“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
例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即描述家中空无一物、极度贫困的景象。

2.代指贫穷人家

引申为对贫困家庭的代称。如清代唐甄《潜书》中“环堵之子”即指出身贫寒的人。

3.形容人群拥挤

表示人群围聚如墙,形容拥挤的场景。例如清代吴炽昌在《客窗闲话》中描述“观者环堵”。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淮南子》等古籍及权威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环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环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环”是指由连续的东西构成一个环状;“堵”是指阻塞或堵塞。因此,“环堵”可以理解为一个环状的阻塞或堵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
- “环”的部首是王(玉)
- “堵”的部首是土

笔画数:
- “环”共有10画
- “堵”共有12画

来源

《环堵》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演变,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该词最初的意思是指周围的道路被堵塞或封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个词扩展到形容其他领域的阻塞或堵塞的情况。

繁体

《环堵》一词的繁体字形为「環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会因年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来说,古时候《环堵》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字形可能有细微的差异。

例句

1. 大雪导致公路交通「环堵」,车辆无法通行。

2. 婚礼当天,入口不慎退堂鼓打翻地上,场面一度「环堵」。

组词

1. 环绕:形容事物围绕着某个中心或对象。

2. 堵塞:指被物体或障碍物阻塞而无法通过。

3. 堵截:指阻止或截住行进或进行中的人、物或信息。

近义词

1. 阻塞:指道路或通道被堵塞,无法顺利通过。

2. 封闭:指将通道或入口封死,使之不通或不可使用。

反义词

畅通:指道路、通道或事物无任何阻碍,可以自由流畅通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