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环堵的意思、环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环堵的解释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环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结构 "环堵"由"环"与"堵"两个语素构成,遵循汉语偏正式构词法。"环"取环绕、围绕之义,"堵"本指版筑的土墙,《说文解字》释为"垣也"。二字组合形成"四周土墙"的意象,该构词方式与《礼记·儒行》"环堵之室"的记载相印证。

二、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5版)释义,"环堵"特指长宽各一丈的方形空间,即"方丈曰环堵"。该词常描述居室局促之状,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经典用例,形象展现简陋的居住环境。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通过《晋书·刘伶传》"以屋室为裈衣"的典故延伸,反映出士大夫阶层"身居环堵而心怀天下"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境界在历代山水画作中常以简朴茅舍的意象呈现。

四、现代应用 在当代汉语体系中,"环堵"主要保留于成语"环堵萧然"中,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评述。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中特别指出,理解该词需结合古代度量衡制度,方能准确把握其空间尺度所指。

网络扩展解释

“环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1.形容居室狭小简陋

指四周环绕着土墙的简陋房屋,通常用来强调居住环境的朴素或贫困。例如《礼记·儒行》提到“环堵之室”,《淮南子》也形容“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
例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即描述家中空无一物、极度贫困的景象。

2.代指贫穷人家

引申为对贫困家庭的代称。如清代唐甄《潜书》中“环堵之子”即指出身贫寒的人。

3.形容人群拥挤

表示人群围聚如墙,形容拥挤的场景。例如清代吴炽昌在《客窗闲话》中描述“观者环堵”。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淮南子》等古籍及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倍徙辨讹躄疾诐説潮男澄净成眠尘杂楮火春赏触值祠兵次次琮琤当行本色荡汰啖咋定刑陮隗砘车风中灯扶墙腐忠光昭禾钩合事回光镜浑如简肃解囊相助进册俊补科学诗口袋战术扣子狂谋老去茅庐米澜末折凭城借一辟彊浅薄乾阳殿清遒虬髯客全天候蛆虫师三等九般三害三权慎缄蛇瘴收食陶家菊拓世雾髩物论毋庸置议心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