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节的意思、戒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节的解释

告知节候。谓当令。《后汉书·明帝纪》:“十二月甲寅,詔曰:‘方春戒节,人以耕桑,其勑有司务顺时气,使无烦扰。’” 北周 庾信 《羽调曲》之三:“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节是由"戒"与"节"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行为约束与道德规范。该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戒"字本义为警惕防备,《汉语大词典》释作"防备,警戒"(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节"字《说文解字》训为"竹约也",引申为约束规范。二字组合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自我约束实现行为规范的心理状态"(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二、引申义项 在传统典籍中,"戒节"发展出两重引申义:

  1. 礼仪规范:如《礼记·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的实践延伸,指遵守礼制仪轨的行为准则
  2. 道德自律: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中"持节守戒"的修身要求,强调通过内心约束达成道德完善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着儒家"克己复礼"的伦理观,《四书章句集注》注"戒者防非止恶,节者制欲存理",揭示其"以礼制欲"的深层文化逻辑(来源: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在当代语境中,其核心价值仍体现在对个人行为的道德指引与社会规范的维护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戒节”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权威性进行辨析:

一、古代文献中的含义(主流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告知节候,顺应时令”,即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活动。该释义源自《后汉书·明帝纪》和北周庾信的《羽调曲》。例如:

    • 《后汉书》提到“方春戒节,人以耕桑”,意为春天到来时提醒百姓耕作;
    • 庾信诗句“小暑戒节南巡”则指小暑时节顺应气候南巡。
  2. 延伸背景
    古代帝王或官府常通过“戒节”颁布政令,强调农事、礼仪与自然节律的协调,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现代引申的成语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节制欲望、克制行为”,由“戒”(戒除)和“节”(节制)组合而成,强调自我约束的美德。但此释义缺乏古籍直接支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现代引申,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饱德悖慢筚簬篮缕不同蔡畅嘈囐测力侧生大八洲大明历窞处弹毫达照顶门一针度法芳洌藩镇逢福浮收勒折腐胁疾改梁换柱盖子甘露寺诰授皋摇公司马捍蔽祸盈恶稔记持机工积烈金炉金质奖空气污染刲剔阔人家灵氛丽限帽兜盟长摩竭南阳佳气昵厚偶函数潜出侵地器械山脊诗酒视频水递庶男司法桃花色淘金顽愁汪然显庆辂小虾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