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太空的意思、太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太空的解释

(1) [the outer space]

(2)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

(3) 太阳系以外的所有宇宙

(4) [sky]∶天空

时时有一缕愁烦,像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叶圣陶《倪焕之》

详细解释

亦作“ 大空 ”。1.天空。《关尹子·二柱》:“一运之象,周乎太空。” 宋 曾慥 《类说·梦中赋诗》:“ 张亶 熙寧 中,梦行大空中。”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时时有一缕愁烦,象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

(2).天地之间;宇宙。 唐 韦应物 《咏声》诗:“万籟自生听,太空长寂寥。”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火与风相射,名与成相灭,则四海九州,皆大空中一微尘耳。”如:太空飞行。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太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太空”是一个多义词,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科学定义

  1. 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
    国际航空联合会将“太空”定义为距离地球海平面100公里(卡门线)以外的区域。这一界限以外的大气极为稀薄,航天器可进入轨道运行。
    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对流层(0-10公里)、平流层(10-50公里)、中间层(50-85公里)、热层(85-600公里)、散逸层(600公里以上),而太空通常从中间层以外开始计算。

  2. 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
    广义上,“太空”也指包含所有天体的无限宇宙,如星系、星云等。


二、文学与日常用法

  1. 极高的天空
    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常用“太空”形容广阔的天空,如明代王守仁诗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2. 比喻虚无或广阔的空间
    现代汉语中可引申为“虚无的状态”,例如叶圣陶在《倪焕之》中描述愁烦“像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


三、相关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航天机构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太空的意思:

太空(空间)指的是宇宙中没有空气和重力的区域,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广阔无边的区域。太空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包括星系、行星、恒星以及其他天体。

太空的部首和笔画:

太空的部首是日字旁,共有4画。

太空的来源:

“太空”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由“太”和“空”两个字组成。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星空和天文现象,得出了太空的概念,并将其命名为太空。

太空的繁体字:

太空的繁体字为「太空」。

太空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太空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与现代相似,由“太”和“空”组成。

太空的例句:

1.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

2. 人类一直对太空探索充满了好奇心。

太空的组词:

太空探索、太空站、太空飞行、太空舱、太空时间等。

太空的近义词:

宇宙、天空。

太空的反义词:

地球、地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