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护的意思、容护的详细解释
容护的解释
宽容庇护。《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太守曰:‘其明加检勅,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词语分解
- 容的解释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
- 护的解释 护 (護) ù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护。护卫。护理。护士。护航。护林。辩护。守护。 掩蔽,包庇:护短。庇护。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容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包庇、宽容、袒护。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对错误、过失或不当行为采取纵容、庇护的态度,不予追究或制止。
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
字义构成与核心含义:
- 容:本义指盛纳、包容、容纳。引申为宽容、原谅、允许。
- 护:本义指保卫、救助。引申为庇护、偏袒、回护。
- 容护:二字结合,强调通过“包容”的方式来达到“庇护”的目的。其核心含义就是对(通常是不应该被宽容的)错误、过失或行为进行包庇、纵容和袒护,使其免受批评、惩罚或追究。它描述的是一种不公正或不负责任的宽容态度。
-
用法与语境:
- 对象:常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强者对弱者,或者关系亲近者之间对过失的遮掩与维护。
- 情感色彩:通常带有贬义。使用“容护”一词时,往往暗指这种包庇行为是不恰当的、不负责任的,或者导致了不良后果。
- 例句:
- 对于下属的违规操作,领导不应一味容护,而应严肃处理。(意指包庇纵容)
- 父母对孩子的小错可以适当宽容,但对原则性错误绝不能容护。(意指无原则的袒护)
- 史载其“性宽和,好容护短失”,故吏治稍弛。(意指喜欢包庇别人的过失)
-
词典依据与权威性:
- 《汉语大词典》:对“容护”有明确收录和解释。其释义通常为“宽容庇护”、“包庇”。这是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工具书之一,其释义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认可度。来源:《汉语大词典》(可参考在线版本如汉典网 等,但需注意其释义来源标注)。
- 《古代汉语词典》:在收录该词时,也会解释为“宽容;包庇;庇护”,并常引用古代文献例句佐证。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出版社出版)。
- 古籍用例: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即有使用,例如:
- 《后汉书·马援传》:“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后世史家评论其治理风格时,或可用“好容护”来形容其过于宽纵的一面(需注意具体语境)。
- 更直接的用例散见于历代史书、笔记、奏议中,形容官员或尊者对下属、亲眷过失的包庇行为。
“容护”意指对错误或过失进行无原则的包庇、宽容和袒护。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动词,强调一种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不当宽容行为。其释义在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中均有明确记载,并在古代文献中有实际用例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容护”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容护”指宽容庇护,强调以包容的态度给予保护或支持。该词由“容”(容纳、包容)和“护”(保护、袒护)两个动词复合而成,体现接纳与维护的双重含义。
二、结构与字义分解
- 容
- 本义为“容纳”“包容”,如“无地自容”;
- 引申为“宽容”“允许”,如“大度容人”。
- 护
- 本义为“保护”“保卫”,如“护林”“护航”;
- 亦可表示“偏袒”,如“官官相护”。
三、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太守曰:‘其明加检勅,勿相容护。’”
意为要求严格约束,不可因私情包庇亲属。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他人过失或弱点的包容性保护,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中,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简白犬苞含别庄鄙吝冰叟朝斯夕斯程步高齿衰瘁瘅当来鞮芬地积肥沃辅夹赋赏蜉蝣根儿根系钩逆乖滥航空港阖阊黄苞箭穿雁嘴激卬角鸱絜知极愤尽规金字塔看风科差旷济竻木漏箭满身马羊劫闹火脑气泥垡头旁收怕水破步穷覂屈处热障世涂收付踏镫贪罔特当铜砚兔唇吴兴无射象簟誵讹小嗓狎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