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台山的意思、天台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台山的解释

(1).山名。在 浙江 天台县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 天台 。” 晋 支遁 《天台山铭》序:“ 剡县 东南有 天台山 。”

(2).山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 、 瀑布 、 佛陇 、 香炉 、 华顶 、 桐柏 诸山组成。主峰 华顶 海拔1133米,多悬崖、峭壁、飞瀑等名胜。为 甬江 、 曹娥江 和 灵江 的分水岭。道教曾以 天台 为南岳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相传 汉 刘晨 、 阮肇 入此山采药遇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台山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专有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地理实体 天台山特指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境内的山脉,属仙霞岭余脉,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该山系在《中国地名大辞典》中被描述为"浙东名山,山势雄奇,多飞瀑幽谷",其地质构造形成于白垩纪时期,拥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特征。

二、宗教文化载体 作为道教"南宗祖庭"与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被《道藏》收录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玉京洞)。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记载:"赤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即指此山。现存隋代古刹国清寺为中日韩佛教交流重要圣地。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创作中,天台山常被用作仙境象征。李白《天台晓望》云:"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称"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均以天台山寄托超脱尘世之意。

四、词源演变 "天台"二字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入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台"为"观四方而高者","天"表至高属性,组合构成"通天之高台"的本义,后演变为专用山名。

网络扩展解释

天台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主要指向中国不同地区的山脉,其中以浙江天台山最为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浙江天台山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特征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是仙霞岭山脉的东支,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以“山岳之神秀”著称,风景奇绝,有悬瀑、怪石等自然景观,李白曾用“天台四万八千丈”形容其巍峨。

  2. 宗教文化地位

    • 佛教圣地:隋代古刹国清寺坐落于此,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 道教渊源: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融合儒释道三教文化,素有“佛宗道源”之称。
  3. 历史与人文
    自汉代起便与文人雅士结缘,东晋王羲之、谢安曾在此活动,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留下诗篇。宋代起成为“诗路文化”的重要节点。


二、其他同名天台山

  1. 陕西宝鸡天台山
    属秦岭山脉,主峰莲花顶海拔2198米,是炎帝故里和道教名山,有炎帝祠、老君顶等遗迹。
  2. 四川邛崃天台山
    古称东蒙山,属邛崃山脉,主峰玉霄峰1812米。以大禹祭天传说和“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的自然景观闻名。

三、词义延伸

“天台山”在汉语中也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势,源自其山势高耸入云的意象。

注意:不同地区的天台山文化背景差异较大,需根据语境区分。如需更详细景点或历史信息,可参考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顺蓖麻蚕閟器闭纵参贰钞录侈说持咒存顾啗悦雕虎鼎鼎大名短指笃固堕马方弘燔香顶礼風略怪慑关东广闲亥时珩佩觟冠绘声绘影纪传颉亢警勑惊事谨急即席亮胸明齍旁压力判合柈飧抛掷乔迁之喜骐驎竭穷退群威群胆染缸热乎乎散说商业银行守株蜀鸟死沓沓贪夺套种通心外来语违中祥桑谷相撄纤魄闲业宵魄狭迫谿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