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ainscot]∶装饰成与墙的其余部分不同的内墙下部(如装饰有木护墙板、瓷砖或大理石板)
(2) [dado]∶内墙下部用线脚装饰或用其他特殊装饰或面层的部分;亦指这部分的面层或其他装饰
室内墙面下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附加层。多以大理石、瓷砖、木材等为之。
墙裙,又称“护墙板”或“墙围”,是建筑装饰领域的专业术语,指在室内墙面离地面一定高度(通常为0.9米至1.5米)加装的装饰保护层。其名称由“墙”与“裙”组合而成,“墙”指代建筑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裙”则隐喻该结构如同衣物下摆般覆盖墙面下部区域,兼具功能性与审美价值。
从构词法分析,“墙裙”属于偏正复合词,核心语义聚焦于“裙”的修饰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室内墙面下部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表面层,多用木材、瓷砖等材料制成”。这一结构既符合汉字形声规律(“墙”为形旁表意,“裙”为声旁表音),又通过比喻手法直观传达其形态特征。
墙裙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该词的历史演变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广泛采用木制墙围防潮,《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中记载此类构造被称为“硐板墙”。当代建筑体系中,墙裙材料已扩展至人造石材、金属、玻璃等多元材质,应用场景涵盖住宅、办公楼、医疗教育机构等各类建筑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装饰材料应用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国家文物局. 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0.
墙裙,又称护墙板或台度,是一种墙面装饰结构,主要安装于室内墙面或柱身下部,距地面一定高度范围内。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常见材料
包括木质饰面板、瓷砖、大理石、PVC、涂料等。例如:
设计趋势
墙裙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现代家装中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简约风格(如白色或浅木色)融入复古或混搭设计。
适合需频繁清洁或易受磨损的区域(如玄关、儿童房),以及层高较高的空间。现代设计中,软包墙裙还能提升舒适度和光线反射效果。
如需查看具体案例或更多材质选择,可参考来源中的装修图库或百科资料。
砭石勃荷禅观迟夷传译储藏楚辞大国蹈背倒牙鼎食鸣锺抵午斗狞端冕读法对头冤家犯证锋发韵流風閨宫庐官桂龟版亨嘉河祗脯挥解火所谏工见惯不惊见亮交白卷鞠塲爵钗拘狭狼牙棍恋栈烈祖廪人丽紫卵民乱腾闹累赘被甲据鞍穷岁累月沈心工诗盟什篇衰粗溯端竟委隧路提到挺脱头耳拖汉精图腾柱土质我师相悖霄壤之殊小黠大痴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