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绵邈的意思、绵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绵邈的解释

亦作“緜邈”。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绵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形容词,主要包含两重含义:

一、时空的辽远感 《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最早用于描述山川地域的遥远辽阔,如晋代潘岳「绵邈千祀」形容历史长河的悠远,南朝谢灵运诗句「绵联穷俯视,迤逦极绵邈」则描绘山势连绵的视觉延伸感。这种用法在唐代诗歌中形成固定意象,多用以营造苍茫意境。

二、情感的幽微特质 《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标注其引申义项,指思绪、情愫的婉转含蓄。明代归有光《书斋铭》「幽赏未已,绵邈遐思」即展现文人雅士沉浸于深远思考的状态,清代纳兰性德词作中「心事竟绵邈」更赋予该词以缠绵悱恻的情感张力。

作为形容词,其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作谓语和定语,常与「千古」「遐思」「山河」等具象名词搭配,通过虚实结合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感染力。这种双重语义结构使「绵邈」成为汉语文学创作中兼具空间纵深与时间张力的特殊语码。

网络扩展解释

“绵邈”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ián miǎo,其含义可从多个维度解析,具体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空间辽远
    指地域、山川等广阔遥远的状态。例如:

    • 《吴都赋》中“岛屿绵邈,洲渚冯隆”,形容岛屿分布广远。
    • 玄奘《大唐西域记》提到“家国绵邈,山川辽夐”,强调地理上的遥远。
  2. 时间悠长
    表示年代久远或时间延续漫长。例如:

    • 《晋书·天文志》载“年代绵邈,文籍靡传”,指历史久远难以追溯。
    • 刘勰《文心雕龙》用“岁纪绵邈” 形容时间跨度悠长。
  3. 情意或含义深远
    用于描述情感、文意的含蓄悠长。例如:

    • 陆机《文赋》中“函绵邈于尺素”,指书信中蕴含深意。
    • 清代陈廷焯评张炎词“深情绵邈”,突出情感表达的细腻悠远。

二、用法与语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文学评论及现代用法的语境,需注意具体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义项。

别人正在浏览...

拜帅碑垄背运不恇不营裁排出长大镇點文颠崕钓渭地方民族主义断路器独荷草蠹蝝发市改励钢砂高倍高幨櫜鞬归道晷漏鼓盘雇租护过饰非篲秃护掩久旷朘利考择老湫劣势灵花临危不乱率教慢淫陌生人暮夜怀金南国佳人尼聃跷足抗首曲泉趣向荣养弱冠之年扫拂生期生岁世英随着琐末遬濮唐鼠天师头影猬锋螗斧温石骁率小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