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滔天大祸”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拼音与字义
2. 出处与用法
3.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三侠五义》或权威词典。
《滔天大祸》是一个成语,形容灾难或祸害非常严重、规模巨大。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天,总共有14画,属于复合词。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文言文。
在繁体字中,《滔天大祸》的写法是「滔」 + 「天」 + 「大」 + 「祸」。
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可能略有变化。筆者以宋代(960年至1279年)的《康熙字典》中的记载为准。其中,“滔”字的写法是「波」 + 「水」,共8画。而“祸”字则写为「禾」 + 「加」,共10画。
以下是使用「滔天大祸」的例句:
1. 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滔天大祸。
2. 这场洪水造成了滔天大祸。
3. 腐败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滔天大祸。
以下是由「滔天大祸」组成的词语:
滔滔(形容水流不绝)
大祸临头(形容灾难即将降临)
天降大任(形容重大责任从天而降)
以上是一些与「滔天大祸」相关的词语。
「滔天大祸」的近义词有「浩劫」、「灾难」、「劫难」等。
「滔天大祸」的反义词可以根据不同语境而有所变化,例如「平安」、「和平」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