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团营的意思、团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团营的解释

明 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 中, 于谦 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 时罢团营,恢复旧制。《明史·孝宗纪》:“冬十月丙寅,命工作不得役团营军士。”参见“ 三大营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团营”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比喻进行解释:

一、明代军事制度(主要历史含义)

定义:团营是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由兵部尚书于谦创建的军事编制,旨在重组京军精锐。
背景:

  1. 起因:土木之变(1449年)导致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几乎覆灭,明朝国防力量严重削弱。
  2. 改革内容:于谦从三大营残部中挑选十万精兵,划分为十个营集中训练,统称“团营”。
  3. 结局:嘉靖时期(1522-1566)废除团营,恢复旧制。

二、成语比喻义(引申含义)

定义: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状态。
构成:

其他相关

在近现代语境中,“团营”偶尔用于指代军队中的团级与营级单位,例如文工团等编制(如“空军空政文工团,营级”),但此用法较少见。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历史场景中通常指向明代军事制度,文学或口语中则可能为比喻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团营

《团营》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读音为tuán yíng,意思是集结、组织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团营》的组成部分是 “囗” 和 “兵”,其中 “囗” 是汉字的边框部分,称为“囗字旁”; “兵” 是汉字的基本部分,称为“兵字旁”。笔画总共有12画。

来源和繁体

《团营》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官制。“团” 是指团体、集体,古代称为“团练”;“营” 则是指军营、军队集结的地方。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示集结、组织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意思。

《团营》的繁体字形为「團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团营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在古汉字中,团营的字形和现代汉字基本相同。

例句

1. 在夏天,孩子们经常组织团营活动去郊游。

2. 部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团营训练。

组词

1. 团体:指由若干个人集结、组织起来成立的集体。

2. 营地:指军队、探险队或集体活动的基地或驻扎地。

近义词

1. 集结:指将散开的人或物聚集到一起。

2. 组织:指有计划地使各部分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

反义词

散开:指人或物从开始的集聚、集结状态变成各自散出、离去。

别人正在浏览...

帮身八仙过海必世长伯存追电负性地上独身主义发刊犯軷肥油油拂汨海市蜃楼海水温度画鹿车魂想加官脸鹣蟨截稿及禄警彻经制肌色僦舍基原开泄空子匡衡凿壁宽网老佛爷吏能禖宫糜躯劘规摸桩拿下马来黏补霓帱攀禽类匹配轻飘邛葛穹元睿緖水君夙根填漆退锋郎外三关威附苇然委舍下餐夏狄先手崤函笑噱效牵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