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元居正的意思、体元居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元居正的解释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晋 杜预 注:“ 隐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体元居正”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即位或治国理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君主以天地元气为根本,遵循正道治理国家,强调帝王即位时应秉持天地法则,施行政教以维护正统。


详细解释

  1. 词源与核心含义

    • 出自《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代杜预注:“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意为君主需以元气为本(“体元”),坚守正道(“居正”)施政。
    • “元”象征万物本源与善的起始,“正”指正直、合乎道义的行为准则。君主需与“元”同体,执掌大义,方能稳固统治。
  2. 历史应用

    • 唐代《新唐书·刘蕡传》提到:“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强调帝王治国需遵循这一原则。
    • 孔颖达在《春秋》疏文中进一步阐释,“体元”是君主执掌根本,“居正”则是言行正直、常守正道。

使用场景


例句参考


注意

部分现代解释将“体元居正”引申为个人健康与品德(如),但根据权威典籍,其核心仍指向帝王治国。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体元居正

「体元居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态端正恰当。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体」(偏石,5画),「元」(偏一,4画),「居」(偏尸,8画),「正」(偏止,5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句话:“君子病无能焉,无行而不与焉,多行则果,多言则敖,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无惧。”其中,“多行则果”一句意指多做行动则有结果,即传达出形态端正恰当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体」和「元」的写法分别为「體」和「元」。

在古代,「居」的写法为「⿰宀乞」,而「正」的写法为「⿰止一」。

以下为使用「体元居正」这个成语的例句:
- 这个公司的文化非常重视员工「体元居正」,所以员工们工作起来非常积极。
- 她的态度一直都很端正,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体元居正」。

一些相关的词语包括:

组词:体态、元气、居处、正直。

近义词:正派、端庄、规矩。

反义词:不正经、偏差、不端正。

别人正在浏览...

扒伏逼红逼同不二昌泰昌意抄家冲昏头脑大制邓萧钉铨顿毂独一二辂发春甘腊干弄管事管着冠豸合姓鉴彻渐伸线交神记谍截长补短勘测克剥喟然长叹溃亡列岳鸾翼雒阳生眊眩目无全牛拿跟泥补判辞乾耗启銮青白眼期丧取鉴人造毛生死与共试贡适时蜀士属思丝竹管弦套曲铁朱通傥突杌伟瑰违拒舞夏胁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