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挝的意思、铁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挝的解释

(1).见“ 铁檛 ”。

(2).见“ 铁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挝(tiě zhuā)是古代兵器的一种,又称“铁抓”或“挝”,属于冷兵器中的击打类武器。其形制多样,通常由长柄和顶端的金属抓头组成,抓头多呈爪状或锥形,用于劈砸、钩拉或突刺。以下从形制、历史应用及文献记载三方面详述:

一、形制特征

  1. 结构组成

    铁挝由木质或金属长柄(长约1.5—2米)与铁制抓头构成。抓头常见三至五爪,形似鹰爪,爪尖锋利,部分形制顶端带矛刺,兼具钩割与突刺功能。重量多在3—5公斤,需双手持握挥击。

  2. 分类变体

    据《武经总要》载,挝分“长挝”“短挝”“单双挝”等,长挝用于马战,短挝适于步战。另有“飞挝”,系铁链连接抓头,可投掷后收回,属软兵器范畴。

二、历史应用与典籍记载

  1. 实战记载

    唐代已见铁挝用于战场。《新唐书·李嗣业传》载安史之乱中,唐将李嗣业“持长挝,步击溃军”,以挝钩拉马腿破敌骑阵。宋代《武经总要》将其列为“十八般兵器”之一,归入“猛击之器”类。

  2. 文学与武术传承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金钱豹子”汤隆擅使铁瓜锤(即铁挝),侧面印证其在民间武艺的流传。清代《手臂录》记载挝法招式,如“钩云式”“破甲锥”,强调钩、啄、砸的复合技法。

三、词源考据

“挝”本义为敲击(《说文解字·手部》:“挝,击也”),后衍生为兵器名。东汉《释名·释兵》称“爪杖曰挝”,因形似鸟爪得名。“铁”缀于前,特指金属材质,区别于早期骨木制抓具。南北朝后,“铁挝”成为固定兵器称谓。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七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098页。
  2. 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器图》,中华书局影印本,1959年。
  3. 吴殳《手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 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华典藏网”或“国学大师”数据库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铁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读音与构成
    拼音为tiě wō(注音:ㄊㄧㄝˇ ㄨㄛ)。部分资料中“挝”可能被误读为zhuā,但在此词中应以wō 为准。

  2. 两种核心含义

    • 同“铁檛”:指铁制的杖状兵器,古代用于战斗或仪仗。
    • 同“铁擿”:指带有铁刺的器械,可能与防御或刑具相关。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建议

注:部分低权威网页(如、5、6)内容与其他来源重复,未作为主要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

俺每懊怅辩省部丞陈俗尺蠖赤松子舆大败待字闺中刀墨防汛顾逮豪父贺幛鸿枢猴年健决建筑面积介恃脊骨积积警署禁制捐募刻志楞冲冲廉茂烈火辨日临池麟角虎翅楼库朴马破斋蒲筵铅锋撬杆清词清静阙巩鹊岩任公软缠稍安毋躁慎护失张失致手颈寿母双译属言苏何所在地桃胶佻弱铜活土釜退有后言吴棉鋈铣霞駮醯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