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厉责备。《新唐书·李绅传》:“ 绅 族子 虞 ,有文学名,隐居 华阳 ,自言不愿仕……及 耆 ( 柏耆 )为拾遗, 虞 以书求荐, 绅 恶其无立操,痛誚之。”
“痛诮”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痛诮”指严厉责备或痛痛快快地批评,带有直接、不留情面的意味。其中“痛”表示程度深(如疼痛般激烈),“诮”意为讽刺、指责,两者组合强调批评的力度。
出自《新唐书·李绅传》的记载:唐代官员李绅因其族子李虞违背隐居初衷、谋求官职,认为他“无立操”(缺乏操守),便“痛诮之”。这一典故体现了成语的严厉批评内涵。
“痛诮”多用于严肃批评场景,需结合语境判断其严厉程度。若需具体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进一步探究。
《痛诮》是指对他人的错误或过失进行痛苦的责备和谴责,表达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痛诮》由部首疒和讠组成,其中疒表示相关的疾病或伤害,讠表示与言语相关。总共有11画。
《痛诮》最早见于《庄子·外篇·道文》:“睡不正省,处逆於道;行不足则病诮。”意为不按照道德行事,做事不周到,就会受到别人的痛责和指责。
繁体字为「痛譙」。
在古代,「痛诮」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其意思基本相同。
他做事不负责任,经常拖延工作,受到了同事们的痛诮。
痛诮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成新词,如痛诮不已、痛诮连连等。
批评、责备、指责、斥责。
赞扬、称赞、表扬。
爱人安如磐石班门弄斧暴赋卑猥炳燿抽纱船楫垂情存省淡雅丁是丁,卯是卯笃眷驮装辅助工人改过不吝勾股定理刮刮杂杂古始鸿轩后会黄駓将遇良才践蹋较对箕敛髻梁搢铎技养诀别口彩露晞旅社毛手毛脚庙号冥浮缪结缪书廿四考中书女猱平畦钳马奇缺染涉劭农时讳实景士徒殊智堂密恬豁铁丈夫屠门嚼歪打正着乡籍香帏鲜味笑语指麾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