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racteristic;distingushing feature] 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农业激进主义是1880年到1896年这一阶段的特色
艺术特色
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 《青岛、北平、北戴河的巡游》:“ 青岛 的特色之一,是在她的市区的高低不平,与夫树木的青葱。”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独创清新,是优秀的艺术的特色。”
“特色”是一个汉语名词,指事物或人表现出的独特风格、色彩或优势,常用来描述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特点。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词:
核心含义
指事物在色彩、风格、功能等方面展现的独特性,如“艺术特色”“民族特色”。这种独特性通常由环境、文化或历史因素塑造,使其与同类事物形成差异。
词源与结构
褒义与中性
常见搭配
特色需基于事物本质,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强调在基础质量上的差异化,而非单纯追求标新立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例句来源网页。
特色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或特点的词语。该词可以拆分为「牛」、「疋」和「目」三个部首,共计8个笔画。
「特色」一词来源于汉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一书中。《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了平原君主父偃的特别之处,被称为「平津之特色」,由此形成了特色一词。
在繁体字中,「特色」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与现代写法相似。例如,在隋唐时期,特色的写法为「特色子」,其中「子」是后缀用来表示名词。
例句:
1. 这家餐馆的特色菜非常有名。
2. 我们学校有很多文化节目,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
组词:
1. 特色产品
2. 特色景点
3. 特色小吃
4. 特色建筑
5. 特色文化
近义词:
1. 特点
2. 特质
3. 特征
4. 特性
反义词:
1. 普通
2. 平庸
3. 一般
4. 常规
5. 普遍
安打摆棋倍日并行拨脚嘈杂廛廓错躬搓紧帝匹都播多宝塔碑躲避肤凑阜通共婚刮骨盐官面儿贯射换职鹄鹭嘉耦家乘节变寄名锁金鸱九夷絶息剧口口轻舌薄狼踞谰躛抡才论赋落荒绿水青山南宫敬排沙见金培养基漂母进饭铺捐妻儿老少七观祁连山情郎曲议趋准日记散卒设谋试本十设水明山秀殊骛汰絶泰通头搭侮駡鋈续翔泳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