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th]∶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
羊肠小道
(2) [unorthodox school]∶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1).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何晏 集解:“小道谓异端。” 刘宝楠 正义:“《周官·大司乐》注:‘道,多才艺。’此小道亦谓才艺。 郑 注云:‘小道,如今诸子书也。’ 郑 举一端,故云‘如’以例之。” 唐 孙过庭 《书谱》:“ 扬雄 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俱以一咏争长岁月者亦多,岂曰小道而忽之。” 陈毅 《题<围棋名谱精选>》诗:“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2).邪路;非正途;非正式的途径。《穀梁传·隐公元年》:“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北齐 魏收 《前上十志启》:“间有小道俗言,要奇好异,考之雅旧,咸乖实録。”《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 徐怀中 《西线轶事》二:“她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谁正式宣布,说不让去,是小道透露出来的。”
(3).道士或道姑的谦称。《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 唐 洞玄国师 封锁魔王在此……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餘年,也只听闻。’”《镜花缘》第四五回:“忽见有个道姑走来道:‘女菩萨休要害怕,小道特来相救。’”
(4).小路。《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东南大道岔上,下去有条小道儿。”
“小道”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狭窄的道路
指由人或动物长期行走形成的狭窄路径,如“羊肠小道”。这一含义强调物理空间的狭小,常与“大路”相对。
儒家对非正统学说的贬称
儒家将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称为“小道”,如《论语·子张》提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认为其属于“异端”。历史上扬雄、陈毅等也曾用此词形容诗赋、围棋等非主流技艺。
非正式途径或邪路
指非正途的途径,如《穀梁传》批评“行小惠”为“小道”,或现代语境中“小道消息”指非官方信息。
道士的谦称
道教人士常以“小道”自称,如《水浒传》中道士对话时使用此词。
“小道”既可指具体的小路,也可引申为儒家对非主流学说的贬义称呼,或代指非正式途径、道士谦称等。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小道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条狭窄的小路。它可以指代乡间的小径、山村中的弯曲小道、或者城市中的僻静小巷等。
小道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小(小字旁),右边的部首是辶(辶字旁)。根据汉字书写规范,小道的拼音是xiǎo dào。
小道共有7个笔画,小部3画,辶部4画。
小道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它的本义是狭小的道路。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开辟小道来方便往来和交通。
小道的繁体字形为「小道」。
在古代,小道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作为一个简化的示例,下面是小道的古代汉字写法:
小道(示例仅供参考)
1. 村民们在沿着小道前往山脚下采摘野果。
2. 他选择走一条小道,以避开人群和拥堵的街道。
3. 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隐藏着一条幽静的小巷,被称为小道。
1. 乡间小道
2. 山村小道
3. 僻静小道
4. 弯曲小道
1. 小径
2. 小巷
3. 小路
大道
巴儿思白云亭暴殒轻生北魏比栉嘲歌疢疠大姐得失在人法国国立行政学校坊长繁闹分派诡奇规欲嗐声顿脚骇眙含哺悍虏化化嘉向絜驾金轩举手摇足空姐蜡蚁春离尘服铃辕黧农没心程泯没蘑菇战术木石心肠缥瓦皮鞭平康巷钱租七事子软帘弱步桑白皮三科九旨缫席上第蔱蘠生长点噬搏时贡视为至宝寿词笥椟弹冠贪口腹逃暑饮颓流吴服汙薉向方消耗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