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绦绳的意思、绦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绦绳的解释

丝带子。 唐 徐凝 《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之一:“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絛绳繫又开。”

縚繩:丝带子。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绦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o shéng,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绦绳原指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主要用于系绑或装饰衣物、书籍等物品。例如:

二、结构与词源

三、引申与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绦绳”可比喻关系密切的事物,但此用法较为少见,更多文献仍以“丝带”为基本义。需注意语境区分。

四、相关组词

五、总结

“绦绳”本义为丝质带子,古代多用于衣物、书籍等物品的装饰或固定,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仍有体现。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玉台新咏》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绦绳: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绦绳(tāo shéng)是一个名词,表示用来系东西、捆绑的绳子。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纟”(sī),表示与纺线、纤维有关的事物;右边的部首是“糸”(mì),表示与纱线有关的事物。绦绳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和繁体

绦绳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庄子·德充符》:“吾言维绳,不维钓也。”这里的绳即指绦绳。繁体字中“绦”字的底部多了一个“⺝”(zhì)部,与简体字相比略有变化,但意思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绦绳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对绦绳的解释是:“《世本》曰练绳世本组。从糸,聚也。纟,事也。糸丱,合百千股,言丛也。”这个解释中提到了“练绳”这个词,即绳子由丝线等纤维编织而成。此外,在金文和篆书中,绦绳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简体字有一些差异。

例句

1. 小孩子用绦绳把两个玩具熊绑在一起。

2. 打捞队使用绦绳绑住了沉船的残骸。

组词

1. 丝绦:由丝线编织而成的细绳。

2. 缎绦:用于装饰服装的丝质细带。

3. 金绳:由金属制成的绳子,常用于奖章、勋章等的佩戴。

近义词

1. 索:表示用来捆绑、拴系的绳子。

2. 绳索:与绦绳意思相同,都表示用来绑捆东西的绳子。

反义词

1. 松散:与绦绳相反,表示不紧密、不固定的状态。

2. 散乱:指事物没有秩序、杂乱无章。

别人正在浏览...

拔高白商素节蚌蠹鄙亵餔待不肖乘便传鬻处馆鉏耘登轴雕严定租都佼飞五感恩怀德根前关肃霜黑绶和居鹤膺洪崖换鹅经唤质回互将理角佩教指节芟节院九华帐倨曲举逸康富刻峻麻脸名闻利养民智宁宇拗性暖女朴赡繦褓啓闭汽轮机擎擎青玉牒让挹人马平安热饮三头上巾社鼓勝殘去殺逝波四唐随珠荆玉像法小强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