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英文解释翻译、串行通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erial communication
分词翻译:
串的英语翻译:
bunch; cluster; get things mixed; skewer; strand; string together
行的英语翻译:
all right; business firm; profession; capable; carry out; prevail; conduct; go
travel; range; row; soon
【计】 row
【医】 dromo-
【经】 line
通信的英语翻译:
communitcate by letter; correspond; correspondence
【计】 communication
专业解析
串行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 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指数据在通信信道中按时间顺序逐位(bit)依次传输的过程。其英文术语为Serial Communication(核心表述),也可称为Sequential Communication(强调顺序性)。
核心概念解析
-
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通信使用单条数据线(或一对差分线)传输信息。每个数据字节(byte)的各个比特(bit)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由时钟信号或波特率控制)依次发送和接收。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信(Parallel Communication),后者使用多条数据线同时传输一个字节的所有比特。
-
时序控制:
通信双方需严格同步时序,常见方式包括:
- 同步通信:通过专用时钟信号线(如 SPI、I²C)或协议内嵌时钟(如曼彻斯特编码)实现同步。
- 异步通信:依赖预定义的波特率(Baud Rate)和起始位/停止位(如 UART)实现帧同步。
-
数据格式:
典型数据帧包含:
- 起始位(1 bit,低电平)
- 数据位(5–9 bit,通常为 8 bit)
- 校验位(1 bit,奇偶校验)
- 停止位(1–2 bit,高电平)
应用场景与技术优势
- 适用场景:
- 长距离通信(如 RS-232、RS-485)
- 嵌入式系统外设连接(传感器、存储器)
- 计算机外设(USB、SATA)
- 核心优势:
- 抗干扰性强:单线传输减少信号串扰,适合工业环境。
- 成本低:布线简单,硬件资源占用少。
- 扩展性好:可通过协议(如 Modbus)实现多设备组网。
串行 vs. 并行通信对比
特性 |
串行通信 |
并行通信 |
数据线数量 |
1 条(或 1 对差分线) |
多条(如 8/16/32 条) |
传输速率 |
相对较低(但高速协议如 PCIe 已突破限制) |
理论更高(但受时钟偏移限制) |
抗干扰能力 |
强(尤其差分信号) |
弱(信号同步难度大) |
适用距离 |
长距离(千米级) |
短距离(通常 < 1 米) |
权威参考来源
- IEEE 标准协议:
- RS-232(EIA/TIA-232)标准定义异步串行通信电气特性 。
- 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协议规范(USB-IF 发布) 。
- 经典教材定义:
“串行通信通过单一物理路径顺序传输比特流,依赖时序协议确保数据完整性。”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Forouzan, B. A.)。
- 行业术语词典:
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术语库将Serial Communication 定义为:
“Data transmission where bits are sent sequentially over a single channel.”
(通过单一信道按顺序发送比特的数据传输方式)。
注:引用来源基于行业公认标准及出版物,链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检索关键词如“IEEE RS-232”“USB-IF Spec”获取官方文档。
网络扩展解释
串行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其核心特点是数据在通信线路上逐位依次传输,即同一时间内仅传输一个二进制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概念
- 定义:数据通过单根信号线(或少数几根线)按时间顺序逐位传输,与并行通信(多根线同时传输多位数据)形成对比。
- 关键特征:传输速度由波特率(Baud Rate)决定,即每秒传输的符号数,例如9600波特率表示每秒传输9600个符号(每个符号代表1位)。
2.工作原理
-
数据帧结构:每次传输以“帧”为单位,通常包含:
- 起始位(1位):标志数据传输开始。
- 数据位(5-9位):有效信息,如ASCII字符。
- 校验位(可选1位):用于错误检测(奇偶校验)。
- 停止位(1-2位):标志数据传输结束。
-
同步方式:
- 异步通信:无统一时钟信号,依赖起始位和停止位同步(如UART)。
- 同步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共享时钟信号,数据连续传输(如SPI、I2C)。
3.常见类型
- RS-232:经典异步串行标准,用于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等设备通信。
-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硬件协议,需自行约定波特率。
- SPI(串行外设接口):同步高速通信,支持全双工,需时钟线和片选线。
- I2C(集成电路总线):同步通信,通过地址区分设备,仅需两根线(时钟线+数据线)。
4.应用场景
- 短距离通信:如单片机与传感器、显示屏的交互。
- 远距离通信:通过RS-485标准实现千米级数据传输(工业控制网络)。
- 现代技术:USB、PCI Express等高速接口本质也是串行通信的演进。
5.优缺点
- 优点:
- 线路简单,成本低(尤其远距离时)。
- 抗干扰能力强(减少并行线路间的信号串扰)。
- 缺点:
- 理论传输速率低于并行通信(但实际通过提升频率可弥补,如USB 3.0速率达5Gbps)。
总结来看,串行通信通过简化物理连接和提升抗干扰能力,成为现代电子设备的主流通信方式,尤其在高速复杂系统中(如计算机网络)表现优于传统并行通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可判定的标准卡片箱才华产金出口例行程序初始输入端口到底定期保险发酵学返回点铬钢航船横担壶吸虫属加碱极化电极精神衰弱的绢网印花拉普拉斯算符栗提取物流行性弥漫性炎扭矩变速器平衡重量平民的前哨痔三睾双头锅炉双向方位数据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