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一日尔曼法系英文解释翻译、罗马一日尔曼法系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Romano-Germanic family
分词翻译:
罗马的英语翻译:
Rome
一的英语翻译:
a; an; each; one; per; same; single; whole; wholehearted
【医】 mon-; mono-; uni-
日的英语翻译:
daily; day; run; sun; time
【医】 day; helio-
尔的英语翻译:
like so; you
曼的英语翻译:
graceful; prolonged
法系的英语翻译:
【法】 legal chain
专业解析
罗马-日尔曼法系(Romano-Germanic Legal System),又称大陆法系或民法法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法系之一,与英美普通法系并列。其核心特征在于以系统化的成文法典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法律的抽象性、逻辑性和体系化。
1.核心特征与法律渊源
- 法典化 (Codification): 该法系以体系完备、逻辑严谨的成文法典为核心。这些法典(如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诉讼法典等)旨在为各法律领域提供系统、全面的规范,构成法律体系的基础和主干。法律规则通常以抽象、概括的条文形式表述。
- 成文法为主 (Primacy of Written Law): 法律的主要来源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Statutory Law),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判例(司法先例)原则上不具有正式的法律约束力,法官的主要职责是解释和适用成文法,而非“造法”。
- 演绎推理 (Deductive Reasoning): 法律适用过程通常采用演绎法。法官从法典或成文法中抽象的法律规则(大前提)出发,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小前提),推导出判决结果(结论)。
2.历史起源与发展
- 罗马法基础: 该法系直接承袭了古罗马法,特别是查士丁尼皇帝时期的《国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罗马法以其概念精确、体系严密、逻辑性强著称,为后世法典编纂提供了范本和理论基础。
- 中世纪复兴与继受: 11世纪末至16世纪,罗马法在欧洲(特别是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得到复兴和研究(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大规模继受了罗马法,将其作为补充或取代本地习惯法的共同法(Ius Commune)。
- 近代法典化运动: 18-19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大陆掀起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运动。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这些法典融合了罗马法原则、本国习惯法以及启蒙思想,奠定了现代大陆法系的基石。
3.体系结构与法律分支
- 公法与私法二分: 这是该法系最基础的分类。公法(Public Law)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私法(Private Law)调整平等主体(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民法、商法)。
- 民法核心地位: 民法(Civil Law)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调整最普遍、最基础的民事法律关系。商法(Commercial Law)通常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存在。
4.当代影响与地理分布
- 广泛传播: 由于殖民扩张、法律移植和主动继受,罗马-日尔曼法系的影响遍及欧洲大陆(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士、比利时等)、拉丁美洲、非洲大部分地区、亚洲(日本、韩国、泰国、土耳其、中国台湾地区等)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
- 欧盟法律基础: 欧盟法律深受成员国(主要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传统的影响,其成文化、法典化倾向明显。
-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律现代化进程(清末修律、民国六法全书、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构建)大量借鉴了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日本)的模式、概念和制度。
权威参考来源:
- 《元照英美法词典》(潘汉典总审订) - “Civil Law System” / “Romano-Germanic Law” 词条释义。 (权威法律词典)
- 联合国国际法院 (ICJ) -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关于法律渊源的阐述,反映了大陆法系对成文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的重视。 (https://www.icj-cij.org/statute)
- 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uropean Legal History) - 对罗马法复兴、共同法及法典化历史的深入研究。 (https://www.rg.mpg.de/en) (顶尖法律史研究机构)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 关于罗马法、大陆法系对中国近代法律转型影响的研究成果。 (https://fxy.cupl.edu.cn/) (国内权威法律研究机构)
网络扩展解释
罗马-日耳曼法系(又称大陆法系或民法法系)是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分支,其核心特征和内涵可概括如下:
一、定义与起源
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融合日耳曼习惯法和基督教教会法而形成的法律体系。它起源于中世纪欧洲,12世纪后随着罗马法复兴运动逐渐发展成熟,成为欧洲大陆国家的主要法律传统。
二、形成背景
- 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的原则(如成文法体系、私法理论)通过教会和学术研究得以保存,并在中世纪后期被重新发掘,成为法系的理论基础。
- 日耳曼法的融入
日耳曼各部落在西罗马帝国建立王国后,将习惯法编纂为成文法典(如《萨利克法》),强调团体本位和属人主义,与罗马法的个人主义形成互补。
- 教会法的调和作用
基督教会在法律统一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婚姻、继承等领域调和了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冲突。
三、主要特征
- 法典化传统
以成文法典为核心法律渊源,注重体系化和逻辑性,典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 公法与私法划分
继承罗马法传统,明确区分公法(国家与个人关系)和私法(平等主体关系)。
- 法官角色
法官主要依据法典条文裁判,而非通过判例造法(与英美法系形成对比)。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 法律现代化基石:为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典编纂提供模板,影响拉丁美洲、亚洲等多国法律体系。
- 两大法系之一:与英美法系并列为世界主要法律传统,体现法律文化的多样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法典或历史演变,可参考、5、6的详细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险贷款测描地面雷达代数积等速压延机对偶同构二溴氧化锆方针番泻叶糖膏分子不对称性附颏的黄夹竹桃苷解释程序的解释程序激光绘图机记录—检索词文件卷棘口吸虫扩充语言掳掠占领马脸的面铣刀片装置角前胡醚启动任选项燃料泵摇臂散运商行信用的调查双流放大器双身的俗丽的仪式特文宁氏丸提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