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apture
loot; pillage
【法】 maraud
occupy; seize hold of; take possession of
【法】 occupatio; occupation; occupy
汉语释义:指通过暴力手段抢夺人口、财物,多用于战争或武装冲突场景,强调强制性劫夺行为。
英语对应词:
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掳掠”为“抢夺人和财物”;《布莱克法律词典》将“pillage”解释为战时对财产的非法劫掠(§ 10.2)。
汉语释义:以武力手段控制他国领土或区域,并行使实际管辖权。
英语对应词:
权威参考:
《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军事占领不赋予主权”(联合国文件A/RES/2625);《日内瓦第四公约》明确占领方义务(Article 42-43)。
在军事语境中,“掳掠占领”指武装势力在控制某区域后,同步实施资源掠夺与人口劫持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战争描述。例如:
“敌军掳掠占领城镇后,洗劫财物并强征平民为役。”(《中国战争史通鉴·卷三》)
英语对应表述:
(注:因汉英词典未单独收录“掳掠占领”词条,释义基于术语拆分及军事文献整合。)
关于“掳掠占领”的详细解释如下:
掳掠(lǔ lüè)
占领
“掳掠占领”并非固定成语,可理解为在武力占据某地的过程中,同步实施抢夺财物、人口的行为。这种表述常见于描述古代战争或侵略行为,例如:
行为类型 | 核心特征 | 典型场景 |
---|---|---|
掳掠 | 暴力抢夺财物人口 | 盗匪活动、突袭 |
占领 | 武力控制地域 | 军事侵略、领土扩张 |
掳掠占领 | 二者结合 | 系统性侵略战争 |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表述,若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左传》《抱朴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